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的真伪命题:何时才能告别“千城一面”?

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的真伪命题:何时才能告别“千城一面”?
文章图片

文丨产业家,作者丨斗斗,编辑丨皮爷
“通勤时间”,一直是所有北上广社畜永远的痛 。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平均通勤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虽然这个“平均”时间仍在多数人的可接受范围内,但对一个城市管理而言,这却是一组不可估量的数字 。
城市是人口集聚形成的大型居住区,是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与城市各行各业的运行数据交织在一起 。从某种角度说,城市运行的顺畅与否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城市的数字化命题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根据数据显示,在 2020 年智慧城市财政投资中,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成为占比最大的两个板块,分别为15%和10.2% 。
此外,一组来自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
围绕智慧城市,在过往三年以来的大多数关键词都是“华而不实”“纸上谈兵”,即智慧城市的建设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最终产生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
但一个更清晰的事实是,在疫情接近尾声的当下,这种争论正在被画上句号 。智慧城市,正在交出一张真正的数字化答卷 。
一、“城市病”的数字化良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同时也带来其他问题,例如政务效率、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 。
自2010年以来,旧金山主要地区的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量增加了80% 。加利福尼亚就是一个例子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驾驶员们要应对全美国最拥挤的高速公路 。大型科技公司不断将其总部从郊区带入城市,以使其员工享有城市生活、福利 。但是,这些城市的突飞猛进使得城市交通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
除了城市交通,更为“棘手”的领域是城市政务 。
资料多、审批流程长、排队等候久,是人们到政务机构办理业务时最常遇到的情形 。
“办事5分钟,排队2小时,打印一张税票半个小时 。”老叶一边说一边生气地拍打着手中的打印材料 。
从当日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到老叶拿到了新办的《房屋租赁凭证》,而这时距离他取号开始等待,已经过去了约2小时 。
在政务机构的日常事务中,涉及大量的单证、影像信息录入,单纯依靠人工操作的话,效率低、错漏多、人力成本高昂,还会造成办理业务的人们长时间排队等候 。
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
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 。
智慧城市所带来的技术可以使用来自联网车辆的汇总数据来自动识别坑洼和其他恶劣的路况 。数据可以与政府管理集成,以便公共工程或维护人员可以自动执行调度和工单 。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