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8日《我们为什么无法摆脱慢性疾病》常斌

我在一线慢性疾病管理已经9年多了,病人咨询健康问题是我需要面对最多的时刻,每个人问的问题无外乎,老师我子宫肌瘤怎么办?老师我皮肤痒怎么办?我妈乳腺癌怎么办?我硬皮病怎么调?我血糖高怎么控制一下?我卵巢囊肿怎么消?我例假量很少怎么办?我……怎么办?从病者的角度看,这些问题确实是ta当下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但从我的角度看,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些更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
比如,为什么现在癌症发病率这么高,而且一发现就是中晚期?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就突然检查出病了?为什么医学这么强大了,还是有很多病都治不好?如果选者到医院就医,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在这么短的就医时间内如何有效准确的和医生表达你的病情和诉求?全国这么多的医院,这么多的医生,怎么保证我的治疗方案是最好的?各位难道这些不也应该是你关心的问题吗?如果你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也许你就没必要也不需要再问第二个问题了,也许你已经知道了适合你的最佳答案。
【2021.4.8日《我们为什么无法摆脱慢性疾病》常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些关于生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那么所有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我们可以上一次“空中健康学院”,了解身体的智慧,那么我们就不仅能解决生活中常遇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更能从认知层面提升自己,让目前已经确定的的智慧为自己所用。当你掌握了本课堂中之后分享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了身体的智慧,你一定和其他人会有以下两个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你会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的主人和主宰者。如果你理解了身体和疾病的关系,并且善加利用,那么走向一个健康又享受的生活便不是奢望。如果你能了解疾病代偿的原理,知道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被突然发现的,那么你就会主动、科学地进行疾病筛查,从此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健康的底气和保证。如果你能准确描述症状和病史,能够在和医者的沟通中掌握关键的信息,更确切地说,你能跟医者交流的信息越完整、越精准,那么同样跟医者面对面咨询的时间内,你能得到医者帮助的效率就是别人的20倍。
如果能和医者保持一样的认知方向,和医者结成合作的关系,检查报告上那一串串的数字就不再冰冷,它们是你主动恢复健康的路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身体的运行机制和智慧,成为健康的守护神,那么不单是你,连你的整个家庭,应对疾病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个不同,是你会了解什么是医学的本质。在病人眼里,医生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据2014年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的报道,每天有多达70万名患者进京求医问药。这些人风餐露宿,整夜守在医院门口,就为了挂一个专家号。你能想象病人排了一夜的队好不容易挂到了号,在见到医生时是什么感觉吗?也许在这个课堂中的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你最清楚这种感觉我猜你就像见了神一样。这种感觉是人在生病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的感觉。
在中国,病人在痊愈后经常会给医生送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德高尚,妙手回春”之类的话。这些“治好病”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神”。可是你我心里都清楚医生显然不是神,那病究竟是怎么治好的?医生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美国医生托马斯·萨斯说过:“在宗教强盛而科学还没有普及的从前,人们误将所谓的神的力量当作医学;在科学逐渐普及的今天,人们又误将医学当成神力。”这句话说出了人们看待医学的两个极端:以前,找神鬼看病;今天,又把医学想得无所不能。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得了病就应该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医生。进医院就像进修理厂——医生用药或者用手术刀对病人“修修补补”,最后“出厂”的是一副健康的身体。这个观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很多疾病的症状确实不见了。但我想告诉你真实的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医疗行为只起到了控制身体反应或者控制症状的作用,最终治愈疾病的,还是病人自己的自我修复能力,简称自愈力。
换句话说,医疗的本质本应该是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复,而不可能是真正让你恢复健康的关键。疾病治愈首先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核心和关键,其次才是医学的辅助作用。
除了线上的类似这样的课程外,我也受邀在全国各地进行线下面对面的演讲,比如4.20日在成都有800多人的主题演讲,每次有机会我都会在课程开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疾病?你怎么看待疾病?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人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把疾病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认为身体舒服就是没病,不舒服就是病了,正如我们在第一节课中提到第一层次的健康;第二类,把疾病和健康对立起来,认为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病。
正在学习的你会不会曾经或者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呢?好吧,现在广播通知要登机了,正好大家思考一下你的答案,只能够下一节课继续和大家分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