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采传》

之前看完了《尼采说:天才与灵魂》感觉里面的内容比较混乱,所以又看了一本《尼采传》理了一下其中的一些内容和思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读《尼采传》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我想要记录一下的内容,写在下面。
一、尼采为什么关注希腊悲剧和奴隶道德?
二、尼采为什么会和瓦格纳出现矛盾?
三、尼采和叔本华的分歧点在哪里?
尼采为什么关注希腊悲剧和奴隶道德
书中根据瓦格纳的观点来引出,瓦格纳说“他曾经相信群众能够推动文化的进步。如今却发现他们甚至不能够齐心协力地保持已有的文化。他们心中所牵挂的只是那些世俗的、基本的、暂时的需要。对他们而言,所有高尚的目标都让他们无法企及因此与他们无关。”这些话虽然有十足的社会工程师的味道。但是每一个以为自带有“自由”目标的人若是不能以更高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人类的生活,与他们无关的事件终会以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反馈到他们自身。比如话语权的丧失、贫穷与战争等等。最近看了一篇题为《刘瑜:这个世界缺的是温和而坚定的人》其中提到了“10个相互配合、并肩作战的人,力量可能足以压倒100个、1000个一盘散沙的人。”来说明“极端的声音未必更有市场,它只是更有战斗力。”还比如最近关于战争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是不管出于利益群体的原因、出于经济的原因、出于政治的原因,岂不都是因为人本身没有走出世俗的、基本的、暂时的需要,回望战争哪一次不是全全人类的想撕又怕疼的伤疤,当然也有控制不住去撕它的人。可能瓦格纳当时说的高尚目标可能是唤醒本国人的民族主义为国而努力奋斗、为国而战,现阶段我还暂时没时间去验证,但是不管怎么样,最高的目标,终归是与全人类命运相关的,既是全人类,就须所有人能对其有关注和思考,最好能坚定的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力量。
读《尼采传》
文章图片
传记也用了尼采在普鲁士与法国战争经历中的了解来强调了需要唤醒人们,我猜测应是唤醒能追求崇高的人的自觉性和主体性。但战争同样也向尼采、向瓦格纳、向布克哈特(尼采在巴塞尔的同事)展示了虽然在战争期间人们意识到他们需要高尚的目标,需要带给他们高尚目标的人,但是这种影响会逐渐的减弱并最终被人们遗忘,人们的主体性又慢慢消失在了资本主义的完美组织之下了。
读《尼采传》
文章图片
所以尼采关注希腊悲剧,提出奴隶道德,“古希腊人总是把一种近乎残酷的美丽付诸实践,尼采热爱这种力量,他能够感受到古希腊人那种潜藏于内心的力量和本能。”尼采并不是要把人们归为奴隶,他希望借助奴隶制的残酷,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让更多的人在残酷之中不忘却作为主体的人的追求,摆脱苟且和恐惧,摆脱外来的欺骗和自我欺骗,反思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虽亦有脱口秀调侃“成为自己”这种说法,其大概有种不成功的人哪有资格说“做自己,成为自己”,但当你成为自己的时候所谓的成功会是他说的那种成功吗?就像马斯克瞧不上巴菲特一样,我亦觉得巴菲特虽然投资的方法很正确,但被马斯克瞧不起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摆在那里,他的成功大多是一些数字,而马斯克是把数字转换成成果的人。我们既然作为关注了尼采的人,作为深受哲学洗脑的人,我们大部分人的目标肯定不是去追求一堆的数字,但是我们很可能会一不小心拥有很大的数字,而那只会是一种外部效应,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尼采为什么会和瓦格纳出现矛盾
这一点我就简单的记录一下,不作过多的阐释和回顾了。在我的理解看来,瓦格纳终于在尼采的期待下成功了,尼采是希望瓦格纳能够被人们所听到的,但是这种关注和听到在尼采的观察和思考下,他发现人们还是在原先的轨道上,人们还是没有找到他们的主体性,人们在被瓦格纳所吸引的时候还是盲目的,他们只是换了一个信仰,换了一种仪式,他们只是再多加上了一个标签“瓦格纳的奴隶”,瓦格纳也没有再尽唤醒人们的奴隶,他沉浸在对自己的关注当中,尼采曾经写到“我像海盗一样追捕着人们,我不是要他们卖身为奴,而是想引导他们奔向自由。”这句话应该是在尼采准备离开瓦格纳的期间酝酿成熟的吧。
读《尼采传》
文章图片
尼采和叔本华的分歧点在哪里?
我首先从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说起,我从下面的一句话和一段诗中明显地感受到了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并引发了我的思考。
“生命就其一般方面而言不是空乏和贫穷,而是丰饶、赋予,甚至是一种荒唐的奢侈。”
“痛苦就是知识,只有最深地体味了痛苦的人
才能透悟致命的真理
知识之树并不等于生命之树。”
首先尼采理解的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出乎了我的意料,这可能也是后来走向分歧的关键之处,叔本华的思考最后指向虚无,他可能不关注生命丰饶和富裕的一面,他最终是用这种虚无和悲观主义,按尼采说的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道路,在最终的悲观中得到了安慰自己、安放自己的效果,而尼采想的直面各种,甚至主动寻求悲观,不求在悲观中得到安慰,不是把悲观放在后头,把安慰放在前头。而是让悲观就在它改在的位置,或者前置它,我有勇气直面它,接受那种痛苦,不在悲观中寻求浪漫。
读《尼采传》
文章图片
关于知识和生命意志的关系,叔本华觉得“智慧原本是由意志赋予动机,当意志追求某种目的的时候,智慧便用以为它服务。”即智慧首先是由意志带来的,但是智慧可以用来与意志战斗,智慧在与生命意志的最终战斗中获胜,使人得以泰然自若迎接死神的人,就可以被我们推崇为伟大而高尚的人。
进一步我们可以再根据叔本华的思想来推论,其认为生命意志在人类中一代一代的延续,可以说是永恒的,而且他还提到“对于死亡的恐惧,或多或少源于个体的意志不愿脱离原来的智慧。”所以智慧是可以在于生命意志的相爱相杀中达成永恒的,学习他人的智慧和形成自己的智慧是戳破叔本华所认为的虚无的方法呀,其认为意志永恒就没有发现被意志赋予动机的智慧一直跟随着吗?
读《尼采传》
文章图片
而尼采诗中提到的“痛苦就是知识”,可以理解为智慧来源于痛苦,主动的抑制意志避免更大的痛苦,在意志受挫后的痛苦中恢复追求快乐的意志,这两者都需要智慧的帮助吧,一种主动的智慧和一种被动的智慧。但是突然之间感觉到存在一种自我欺骗的可能,即泰然自若的迎接死神,不是智慧在与意志的斗争中获胜了,而其实是为了意志追求不畏惧死亡的快乐。所以是智慧胜了?还是意志胜了,这也是尼采怀疑悲观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更清晰的视角吧。
算了,不管他了,哲学和语言都存在这种自我欺骗的倾向,可正可反,在乎一念之间,说到底我们在说一种外在的东西,就像尼采的“超人”似乎也就写在纸上,自己也未尝做到。
【读《尼采传》】还是让悲观就是一种现象、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主义吧,成了工具和手段就不是最终的目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