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谁有权限踢人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


微信群谁有权限踢人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踢人是门学问 。
优雅不失礼节地从微信群踢人更加是门艺术 。
作为社群的运营者,想必一定碰到过这些问题:
社群中刚开始挺活跃,但是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不发言不表态的你怎么激励?
组织的各类线上活动,本是为了激励大家成长,总有人不响应,不反馈?
在昨天的文章里,一碗梁粉昨天聊到了社群的门槛,通过设定有形的和无形的门槛,来筛选人群 。
那么,是不是只要设定了门槛,社群成员加入社群参照门槛标准,社群组织者就可以一劳永逸,安枕无忧了呢?
如果社群是一个组织,是否存在只进不出的完美情形?
今天一碗梁粉就跟您聊聊社群退出的机制 。
设立社群退出机制有啥好处: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鲶鱼效应,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解释的:
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
微信群谁有权限踢人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激励分成两种,正激励和负激励,很明显,社群退出机制是一种负激励,那么这种负激励有啥好处呢?
好处至少有三个:
促进活跃:激励小伙伴们在社群中更好地活跃发言
淘汰后进:当个人的成长速度跟不上社群团体的成长速度时候,很明显,他/她是不合适待在这个社群的,即便他/她付出了入群的经济成本 。这个道理跟企业及其他组织是一样的 。
塑造稀缺: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很珍惜 。当社群作为一种资源是稀缺的时候,站在社群外的人才会对社群产生向往和珍惜 。
其实,本质的目标只有一个,促使社群成员投入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加珍惜这个社群 。
社群退出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每一个社群,如果要做到社群成员退出时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必须有标准 。
【微信群谁有权限踢人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首先:既然是标准,那么必须是可以简单,清晰和可量化的
还记得一碗梁粉以前写过的文章《从百度贴吧KPI事件,聊聊社群运营KPI》,里面提到了社群活跃度的数据 。
从整体上来说,这是衡量社群运营的指标:
社群活跃度数据:
签到,发言量,红包发放量,投票等行为(微信群)
发帖量,主贴,回帖量(社区)
从个体来看,这是衡量社群成员的活跃指标 。
举个例子: 坚持早起锻炼社群,每天的社群打卡数量一定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 。
其次:制定的标准实施起来应该给予社群成员即时反馈
徐志斌老师在《社交红利2.0》中提到了社群的激励:
原则四:即时且正向的群体激励 。重点解决企业与社群之间黏着关系、方向控制难题 。
一是让用户实时了解在完成这一过程时,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用户在社群的占比、排名和贡献值等 。。
二是实时全员告知 。
为什么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玩游戏?
微信群谁有权限踢人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因为游戏里,不管你是打怪还是找完成各种任务,游戏总会给你即时的反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