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短视频的“长”相思,有了新剧情( 二 )


或许能看到其抖快长视频发力思路上的一些改变 。抖音方面,无论《因为是朋友呀》还是《给你,我的新名片》,都有基于明星个人身份的强绑定,话题性与站内粉丝的互动性都更好,可以认为是选择了综艺中最贴近短视频逻辑的部分做开发 。
投稿|短视频的“长”相思,有了新剧情
文章图片

而西瓜视频上积累的版权内容,如果在抖音搜索,会发现目前已经不能在站内观看而是会跳转到西瓜视频页面 。这一方面或许基于为后者的引流考虑,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这部分内容与抖音站内内容的联动玩法相对有限 。
而快手选择站内开设放映厅频道,一来客观上快手还没有体量较大的、发力其他长度视频的产品,二来也与其产品特性相关,快手在中低线城市等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用户中的高覆盖率,所以高国民度的内容相对更容易传播 。
快手的长视频内容逻辑与B站做放映厅的逻辑其实很像,主要积累传播性强、站内二创频率高的内容,比如页面置顶的内容包括《战狼》《潜伏》《甄嬛传》《乡村爱情》等,以及契合春节场景的历届春晚内容 。
投稿|短视频的“长”相思,有了新剧情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并不全部来自快手的版权合作,包括《甄嬛传》《太子妃升职记》等内容点开后会发现跳转到了风行、乐视等小程序页面,这无疑是规避版权购买重体量的一种新玩法 。
投稿|短视频的“长”相思,有了新剧情
文章图片

而如果从整个视频行业着眼,这些面对爱优腾竞争力越来越弱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围绕快手形成了联盟态势,双方的流量与内容可以各取所需,帮助短视频平台逐渐强化长视频资源和能力 。
重生态、轻体量成为抖音和快手在这一轮内容发力上的共性逻辑 。相较于2020年,短视频平台发力长视频的动作不再是靠版权囤积硬碰硬,与爱优腾芒结硬寨打呆仗,而是更注重思考内容与平台生态包括商业化能力的结合,选择切入综合视频的平台路径 。
在此期间,长视频平台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思路 。长短之争的格局,由此发生变化 。
流量VS内容,谁先走向综合视频未来?纵观过去两年爱优腾芒发力短内容的策略,比较明显的是从对PUGC内容各个垂类的大力扶持,转向重点开发短剧 。
这一方面有PUGC内容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这其实同样有着从双方正面争夺资源,转向结合自身生态发力优势内容的思考 。以芒果TV的大芒计划为例,2020年重点扶持创作者生态,去年重点已经在开发短剧、微综,年底还更新了分账规则 。
今年初爱优腾芒短剧的行业关注,可以认为是这种发力在进入回报期 。犀牛君此前曾经分析过,这些10分钟横屏短剧和抖快的3分钟竖屏短剧有着明显区别,且分账模式、剧场化、IP化等运营逻辑也与长视频运营模式深度结合 。短剧成为长视频平台面向抖快阵地选择的主攻方向 。
双方的发力需求并没有变 。无论是短期内寻求增长点,长视频试图补足流量和变现能力,短视频希望以内容提升用户粘性和内容号召力,还是长期构建综合视频的发展方向,都决定了长短双方竞争关系的长期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