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典】产品人面试中的一些软回答~~

1.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 本质
    用户不了解你,需要快速获取你的信息,方便下一步判断。
  • 分析
    自我介绍是给对方留下第一印象的必答题,多多练习,尽量做到语速平缓、吐词洪亮、清晰流畅,这是展示你的逻辑表达、概括总结能力的最快方式。
  • 思路
    一般是要求在短时间内介绍自己,注意要讲重点,与产品经历无关的事迹三言两语带过(哪怕你是清华北大毕业,丰富的电子设计经历也不会对产品面试带来多少加分效果),有哪些产品经历,产出了什么主要成果,如果是上线产品,多讲一些大体上的运营数据,不要太拘泥于细节描述。
2. 谈谈你对需求的理解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对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的理解程度,是否有清晰的需求分析方法论。
  • 分析
    对需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企业不会接受只会夸夸其谈的产品经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功,如何能沉下来,和团队、老板、用户沟通?
  • 思路
    可以适当多和用户谈一个需求的来龙去脉,需求从哪里产生,平时通过什么方式采取需求,用户需求如何转化为产品功能需求,需求的种类甄别与等级划分,需求的日常管理方式,需求评审过程,需求的落地开发,以及验收方式和更新迭代管理…
3. 什么是好/坏的产品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有没有生成自己的产品观,对优秀/失败产品的定义是否到位。
  • 分析
    产品经理的产品观如同普通人的三观一样,基本观念不在一个频道,就没有必要继续交流下去了。不同行业的产品观肯定应该不一样,大体来讲,B端【网页端】产品着重在业务逻辑的理解基础上对流程进行梳理,重点是如何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用完即走;而C端【手机端】产品更侧重于对用户体验的满足,如何让用户深度沉浸在其中,茶饭不思,则是产品负责人的着重思考点。
  • 思路
    事先分析面试公司的主要产品,能向用户传达什么使用价值,公司能从这个产品中获取什么价值,你对优秀/失败产品的定义与分析都是针对对方感兴趣的领域而展开的,有的放矢。人人都在讲情怀,所以,好的产品就是要让用户发现更美好的自己,远远不只是一句套话。
4. 什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认知,进一步的,对优秀产品经理具备的专业以及非专业素质要求的认知情况。
  • 分析
    这是一个大概率被提及到的普通问题,网上有很多关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定义,以及优秀产品经理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多看多总结,必能熟能生巧。
  • 思路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产品经理的不同等级:产品助理,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对岗位的具体要求不一致。
    能从用户和公司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创造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能力维度:产品能力(设计、需求理解,产品规划),市场能力(商务沟通,市场、用户调研,行业认知),运营能力(运营数据分析,营销推广,危机预测),领导能力(项目管理,领导力,亲和力)。
5.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需要输出哪些文档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对产品经理日常工作的熟悉程度,是否对产品开发的整体流程有全局认知,是否有真实有效的产品经历(毕竟受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观念蛊惑来凑热闹的人真心不少)
  • 分析
    不适宜将你平时输出的文档做简单的描述,要让对方在短时间内知道你是专业的,不是“凑数”的,何况对方肯定不满足于你扔出来几个文档名词,必定会针对某些文档进一步深挖,与其被动迎战,不如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性
  • 思路
    在阐述这些文档时加入自己的实际经历,每个具体文档的输出有何输入信息必要条件,侧重点分别在哪里,接收方是谁,如何验证文档质量效果…
6. 微信删除一个功能,你选哪个(这个问题后期会有一篇相关文章)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平日里是否是观察细腻,有对市面上的主流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没有做过深度体验
  • 分析
    这类问题基本没有标准答案,也可能对方也没有他的答案,他就是想了解到你在判断产品功能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形成正确的产品思维与意识,以及是否有过实际的用户体验设计经验
  • 思路
    可以针对某一两个功能进行分析,你认为可删除的原因是目标用户群体数量太少,或者只方便了很少一部分用户,而对大部分用户产生了日常干扰。你也可以说,暂时没找到适合删去的功能,比如某某功能是基于哪类用户的哪种具体的使用场景,如果删除会造成用户产生困惑和焦虑,没有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不能贸然删除…
7. 说说你怎样获得一种技能,并转化成实践
  • 本质
    用户想知道作为产品经理的你,是否不满足于现有取得的成绩,而是始终保持着一份谦虚、积极的心,通过哪些具体途径去充实自己
  • 分析
    产品经理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岗位,业内对其要求极高,几乎很少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终身学习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可以考虑通过结构化思维来分析问题:
    始终以以终为始作为原则,确定学习的目标方向,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通过MECE原则寻找学习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采取2/8原则选择具体的学习途径,并付诸行动
  • 思路
    首先要真诚表露出对未知技能的不懈追求,表明积极向上的态度;接着是如何从众多具体的学习方式中选择出最适合你的那个;然后是实践过程,是否有安排具体的学习计划步骤,并按照计划展开;最后是实践效果与回顾总结,学习效果如何,怎么验证,回顾时有没有暴露什么问题,如果再来你会如何做的更好
8. 如果设计不听你的,怎么沟通
  • 本质
    用户想了解你平日里应对工作阻碍的处理方式,人际沟通能力如何,情商如何
  • 分析
    正如产品使用流程除了主线流,还有异常流;工作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与团队的磕碰更是常事,招聘方希望你面对工作阻力时,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处理思路,高效调动团队,完成任务
  • 思路
    供大家参考:
    首先确定同事不满意我的设计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否是我之前的设计普遍被认为太糟糕,而且是被证实为水平很差的设计,这种情况下,我不会一味地坚持己见,而是首先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能力,跟上团队的节奏,多学习与交流,让自己提高和充实这方面的能力;听取同事的建议和询问设计背后的产品逻辑,多做思想上的碰撞,虚心学习
    如果说以往我的设计是被大家认可的,而且此次也没有明显的问题,所有设计元素都是有基于用户需求调研而考虑到了的,或者已经通过了需求评审,那么直接与同事进行当面沟通,跟他解释那些设计元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是怎样的,有哪些数据作为支撑,直到同事能够理解到产品设计背后的逻辑为止。如果这样还无法说服对方,就需要跟他的上级进行沟通,让同事强制执行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另外有一点很重要: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最终效果负责,产品的成功要分享给每一位产品团队成员,同时要勇于承担产品失败的风险,为团队带来荣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9. 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过了解吗
  • 本质
    用户想知道你事前是否有对本公司产品有过初步认知,对本领域的接触深度如何,是不是盲目地找工作。
  • 分析
    切忌说“没有”,良将不打没准备的仗,相信大家都是很聪明的。
  • 思路
    针对不同面试官,要有不同的回答策略:
    面对HR:侧重于讲述公司这个产品如何获取用户的喜爱,身边有哪个哪个真实的用户就在使用,使用场景如何如何…
    面对产品经理:用户能从产品中获得什么,产品UI、交互设计的如何精妙,存在哪些体验上的问题…
    产品总监:产品是如何抓住哪个领域哪一部分用户的哪个核心痛点,相对竞品产品有何差异化和竞争优势,亮点、卖点在哪,如何建立竞争壁垒,有什么风险点或危机,我有什么对策…
10. 你还有什么想问我的没(眼前一亮)
  • 本质
    用户对你前面的回答基本比较满意,想知道你对本公司有什么疑问,是不是真心想要加入团队。
  • 分析
    这几乎是唯一一次反客为主的机会,能获得这个提问资格,恭喜你基本上已经在对方的考虑范围以内了。但是,如果对方不是HR,不要问薪资多少这种low逼的问题。
  • 思路
    做产品很重要的一点是思维要经常性碰撞,才会有进步,你可以作为一位晚辈就一个具体问题向对方虚心取经,也可以针对之前某个没有答好的问题向对方请教,还可以询问对方对一个现象级产品兴衰的看法,从而判断可能的未来领导产品能力如何,毕竟跟着一位能力一般的领导,以后的工作不会太好过。如果确实想加入对方,基于好的产品经理必须配合好的团队,才能愉快地打造产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团队的实力,方便下一步判断。
总结
产品经理面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专业或奇葩,以上只是被提及概率比较大的、冰山一角而已,要想游刃有余,除了熟能生巧,事先多多准备,也是极有必要的。产品思维是一把利刃,只有想得深,才能看得真,才能答得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