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Spring Cloud Ribbon 中的 7 种负载均衡策略

负载均衡通器常有两种实现手段,一种是服务端负载均衡器,另一种是客户端负载均衡器,而我们今天的主角 Ribbon 就属于后者——客户端负载均衡器。
服务端负载均衡器的问题是,它提供了更强的流量控制权,但无法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希望使用不同负载均衡策略的需求,而使用不同负载均衡策略的场景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客户端负载均衡就提供了这种灵活性。 然而客户端负载均衡也有其缺点,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服务提供者出现热点,或者压根就拿不到任何服务的情况,所以我们本文就来了解一下这 7 种内置负载均衡策略的具体规则。
Ribbon 介绍 Ribbon 是 Spring Cloud 技术栈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框架,它为 Spring Cloud 提供了负载均衡的能力,比如 Fegin 和 OpenFegin 都是基于 Ribbon 实现的,就连 Nacos 中的负载均衡也使用了 Ribbon 框架。
Ribbon 框架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内置了 7 种负载均衡策略,同时还支持用户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所以其开放性和便利性也是它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
服务端负载均衡器和客户端负载均衡器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Spring|Spring Cloud Ribbon 中的 7 种负载均衡策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