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前言」
Daniel是一名独立开发者,产品全球用户800w+,现在即使不工作,也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现在的他选择成为一名数字游民,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旅居,体验生活。其实几年之前,他也是一名上班族,是吉隆坡的一家公司的程序员。他到底是怎么样完成这样的人生转变的,对此,我很好奇。
视频采访:
https://www.bilibili.com/vide...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BAT大厂 VS 年薪少一半的海外厂」
时光回溯到毕业的那段时光。和所有毕业生一样,他也投入了找工作的浪潮中,此时,手头上拿到了BAT的offer和其他一些小公司的offer,这工作找得算不错了,毕竟,对于想要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毕业生来说,拿到BAT大厂的offer,就意味着有一份不错的薪资,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的起点,有一个能够快速成长的平台。
然而,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去吉隆坡的一家公司上班。对于当时的选择,他是这么说的: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不会为了钱而去工作,在实习的时候,他就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加班特别的严重,虽然到手的钱是比较多,福利也不错,但是却要把全部的自己贡献给公司,没有个人的生活时间和隐私,这是他完全不能够接受的。而那家海外的公司,虽然薪资是国内的一半,但是就当地的消费水平来说,他已经能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了。而且这家公司的假期再加上当地的公休假,假期时间特别多,可以保证他每年至少10次的旅行了。
这么一笔账算下来,他就自然而然选择了前往海外工作。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海外工作生活片段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我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不会为了钱而去工作”
「辞职,成为独立开发者」
在吉隆坡工作的那几年里,他的生活过得还比较舒适和安逸,在这段期间,他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独立开发的一些产品慢慢地开始有了一些起色,直到后来,他的副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主业的收入。于是,他决定辞去原来的工作,开始专心经营他的产品了。
我问他,他的生活明明已经非常舒服了,为什么还会想要去“折腾”地开发产品呢?Daniel说,“因为喜欢,因为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从大学开始,Daniel就很喜欢“折腾”一些他喜欢的产品,在他现在这几个主要的盈利的产品里面,很多产品的概念来源也都来源于大学时期,也正是他在不断的摸索,不断“折腾”,才慢慢迭代成了现在的盈利产品。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辞职后的旅居生活”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可以自由选择”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在大理创立的共享办公空间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因为喜欢,因为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关于“被动收入”的一些经验」
“如何打造被动收入?”,Daniel也总结了他的一些经验:
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不会为了生计而奔波操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找一份工作。Daniel说他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原因是因为他一直有收入,所以也就有了可以不断试错的底气。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拥有这项技能,把这项技能变到社会分工里面去。好比如,Daniel很喜欢打网球,他从去年开始学习打网球,一直到现在,他已经到了能够去当网球教练的水平了,如果他去考个网球教练的证,那便可以通过“网球教练”这个身份去赚取收入,同时他也在做他喜欢的事情。
去考虑赚钱效应。比如网球教练比滑板教练的工资高,马术教练比网球教练的工资高等等。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
文章图片

“在咖啡馆办公”
「最后」
Daniel接下来还会继续他的旅居生活,正打算明年开启他的环球旅行,期待着他之后能够给大家分享他的环球旅行的故事。
「版权」
【从办公室开发到独立开发者的不上班人生,这是他的全部总结】本文版权来自“今日不上班呀”微信公众号
生命有疑惑,生活有答案。“今日不上班呀”正在采访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希望能够通过展示不同的“生活观”,跨越行业,跨越年龄,跨越肤色,跨越文化,以此来探寻青年生活中的“乐”与“惑”,找到自我,陪伴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