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情况“诚信”是第一位

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情况“诚信”是第一位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反复读了几遍幼师读书社邱老师分享的好书《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技术》中关于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发展信息的艺术》一文,感觉很多方法实用又有艺术。
特别是说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注意的几点:即注意保密性原则、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态度的端正、明确信息交流的目的和内容、注意缩短心理距离、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沟通要用事实来说话、描述但不下结论、善于说具有暖意的话、向家长反映孩子发展问题的艺术等,读后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
其中“保密原则”读后让我受益匪浅。作为老师,一定要保守家长为你透露的一些秘密,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诚信度,也关系到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度和孩子的隐私。文章例举的“小宇的手指”,尽管孩子很大方的让其他孩子看多了一根手指而手术后的痕印,但老师没有考虑到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所以引起该家长的电话质问。
我可以想象出老师当时的窘境,也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但同时也给我深思。
难怪现在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一些生理病史调查,总是不愿说出,原来害怕把孩子的秘密“泄露”出去,引起其他不知情人的“关心”,从而给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不仅让我想起几年前,一位做过心脏手术的孩子,冬天因感冒突发心脏病而在幼儿园晕厥的案例。辛亏当时正在吃午饭,主班老师发现的早,就尽快送到了医院。在医院医生做透视,老师给孩子脱衣服时才发现孩子胸口有手术过痕迹,问过医生才知道孩子曾经做过心脏手术。
于是老师很委屈地说“如果家长开校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就会注意到的,辛亏今天吃午饭及时发现孩子精神不太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一刻我也为老师叫屈,也是脊背一阵凉汗!
当那位孩子的家长赶到医院时,老师说出了她的担心,这位家长就一个劲地给老师道歉,说他们“不应该隐瞒孩子的病情,隐瞒也是害怕其他孩子知道了回说自己的孩子心脏怎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听了家长一番解释,我也理解家长的初衷。同时也感到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诚信度还有待提高,家长和老师平等式的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那件事以后,我们就特别注意调查孩子特殊病史的方法,让班中老师注意方法和场合。为此还开展了家长委员会面对面沟通会,让家长相信老师,一起携手开展诚信教育和爱心教育。
同时,在平时的活动中,注重引导诚信教育和爱心教育,学会观察每个孩子,发现孩子的个别异常尽快和家长沟通,并注意方式方法,不在孩子面前说个别孩子的隐私。若要让全班孩子注意,老师也特别注意说话艺术。
记得一个小女孩,因小时候感冒高烧造成耳聋,幸好治疗及时,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终于能听到声音了,但还需进一步康复。可孩子面临上幼儿园,平时午睡时需要老师把助听器取下,可是担心别的孩子会不会取笑自己的孩子……当家长把自己的疑虑说给我时,当时不记得说了什么,只记得让小女孩接受正常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于是痛快接受,而且把孩子安排到离我办公室最近的教室,我相信老师会做的更好。
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中的老师的确对孩子也很细心,她们没有对这个孩子另眼相看,而是当成正常孩子的一员,一切活动都正常参加。不同的是,每天中午睡觉时,生活老师会细心的取下小女孩的助听器放在电视里旁边的置物架上。也有孩子问起“怎么会带那个东西?”而老师则说“那是医生奖给我们班最懂事的**小朋友一个秘密听话器!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她,平时多多帮助她……”就这样旁敲侧击,班里孩子倒也很懂事,再没有孩子觉得小女孩戴助听器是新鲜事。
小女孩在幼儿园快乐地上了三年,听力也恢复了正常。毕业的那天,老师看着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回忆一件件案例,那些感人的场面总会跃在眼前。
如母般的师爱,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度过了童年,是老师的无私让孩子受益同等教育。
诚信不只体现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提现在教育中教师与家长、与孩子之间。
教育需要诚信,更需要教育者之间的互相信任,而最大受益者就是教育主体——孩子!





【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情况“诚信”是第一位】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营第82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