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3·15】——孔子的谦德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彭放|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3·15】——孔子的谦德】太庙:天子的祖庙。周公是鲁国最初的国君,属于鲁太祖,所以鲁国祭周公的庙也叫太庙,可以有天子所有的摆设,很特殊。
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大夫。
孔子到了太庙,对每一项礼器与摆设都要问清楚它的用途。有人说:“谁说这个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才是知礼呀!”
【感悟】
朱子《集注》: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但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对每一项礼器与摆设都要问清楚它的来源、背后的故事、用途和意图,孔子认为:只有了解得深入,行礼时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投入。
一、孔子的谦德已融化在血液中
孔子刚刚在鲁国得到聘用,所以他能够有资格入太庙助祭。他是做为官员来助祭。孔子入到周公庙里面,见到周公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虚心请问,这是好学与恭敬。
这一章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谦虚地入境问俗,他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他的知礼还停留在对于典章这些文献的认知,还要在实践中验证。怕自己有丝毫的疏忽,避免将来可能会做出违礼之事。
因为孔子有恭谨之心,一丝不苟的求学态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多看多问,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出里面更深奥的知识。孔子的谦德还可参读【2.17】、【7.28】等章。
现实中,可悲的是,有些人总是怕别人小看自己,议论自己,不懂的也不问,死要面子不问人,张一下嘴比修筑万里长城还要困难!结果,使自己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反而更使自己能力低下,更被别人瞧不起。其实,鼻子下边长着嘴,张张嘴问一问,心中的疑云就解开了,
好问的好处真是很多,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提高求知效率。好问的人头脑灵活, 善于思考,好学不倦, 学得深入。勤学好问才能长真本事,“不耻下问”其实正是学习的捷径,放着这条捷径不走的人又怎么能算是聪明呢?
二、孔子不愠
孔子在这里除了谦虚好问、以礼执祭外,还有一种对周礼的恭敬情感在里面。当时,有人小看他,认为他并不知礼,孔子却丝毫“不愠”。他时时在提醒自己不可做错了,或遗漏了什么,以免亵渎了神灵。现在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即使是在做每天都在例行的程序,假如能够像孔子那样,对重要的事情“每事问”,既问问自己还有什么疏漏、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一定会把事情办得更加圆满,没有遗憾。
读本章,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不耻下问者与议论人者谁的境界高?谁最后能有所成就?
古语说得好:“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议论别人等于出卖自己,尤其是议论、打击那些积极上进的人,显示的只能是自己缺乏谦德、心胸狭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打击别人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自己不仅难以进步,还容易因在背后议论别人而遭报复,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遭到这样的厄运。
孔子的一切行为就看符不符合礼。符合礼的就做,不符合礼的就不做,他不去争那些知与不知。换句话说,他知道也不觉得骄傲,不知也不觉得自卑,去恭恭敬敬的求证,不耻下问。
这是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为人师表。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