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早起课后实践】把修复时间当做“大石头”|【熊妈·早起课后实践】把修复时间当做“大石头” - 草稿

【课后实践】这是2018年3月9日崔律“早起”系列第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把本讲课程的内容讲给他人听。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可控修复期这个概念给我的启发——关键在可控!这不仅是要寻找时间来修复,而且要把主动修复这件事当做“大石头”,主动提前安排,因为高质量的睡眠真的很重要!

2.昨日刻意实践计划的复盘:

【昨日计划】

安排90分钟午睡弥补晚上4个睡眠周期的不足;在上午和中午的两个整段时间之间安排修复时间。

【实施情况】

午睡按时完成,晚上去拆书精力棒棒哒!

在atimelogger中新增 time break小项,有意识的在每半小时左右安排一个五分钟的休息,90分钟安排一个15分钟的休息

【总结】

设置time break 以后我放松了很多,也不会总担心记录完一段时间后忘记开始下一段了,工作时间也更容易专注。我想这不仅是精力恢复本身的作用,也包括刻意休息带给自己的精神放松状态。

3.根据本讲内容,我今日内的刻意实践计划:

明天是周末,早起时间继续保持。

同时明天一整天出门参加赋能班课程,我可以在中午尝试尽量不被打扰的“午后修复”~

明晚入睡前完成对时间记录中的睡眠时间和睡眠周期的周统计。

4.对本周内容的疑问 (周六答疑哟~):本周自己的提问已经找到了答案:我早起时家人还在休息。我会拉开一半窗帘,让逐渐亮起来的室内光线慢慢的唤醒孩子和老公,同时我自己在阳台上读书,光线更好,也不会影响他们再多睡一会。

【【熊妈·早起课后实践】把修复时间当做“大石头”|【熊妈·早起课后实践】把修复时间当做“大石头” - 草稿】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坚持一周早起,每天早上快速阅读一本书,收获大大的,感觉多做了很多事,很享受。因为心情好、情绪好,之后叫孩子起床和陪伴也更顺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