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奶汤面慰平生

图片发自App 春节回家,除了吃还是吃。
回到我们川西平落小镇,每天早上一碗奶汤面就是个仪式。
奶汤面,是平落镇人民的传统早餐,也是远近闻名的特色面。
四川人的面食花样几乎都围绕早餐变出来。各种味道的面条,包子,抄手,都是最对川人胃口的早餐。
平落古镇也不例外。而且,在面条的做法上,自创特色吃法奶汤面,配上奶汤面伴侣麻辣鲜香的钵钵鸡,简直就是绝配。


图片发自App 经年流传,在邛崃成都等周边范围内渐成口碑和特色。

现在,在很多地方都有奶汤面。但如果你想要吃一碗正宗的奶汤面,还是要去平落古镇。这里才是正宗的发源地。
奶汤面在早年我们都叫它清汤面。
我是年少时才迁居小镇。记忆中,小镇中心台子坝的清汤面馆子,每天天不亮就亮灯,一打开门就看见炖汤的大锅热气腾腾。
硕大的铁锅里,七拱八翘的都是大棒子骨,骨汤浓白,香气四溢。
而这一锅浓汤可能已经熬了一个晚上。到天亮时分,顾客上门时,恰好可以用。
因为汤的出色,一定要吃清汤面才不会糟蹋了它。吃面喝汤,吃得干干净净,喝得清清爽爽,滋心润肺的一天就开始了。
平常日子,并不会天天上馆子里吃清汤面。要有人请客或者来了客人等机会才会去吃一次。
那些年,一碗清汤面两毛钱。后来五毛,后来一元,两元,三元四元的,现在本地人吃也要至少四元钱一碗了。
虽说是清汤面,但因为川人喜吃辣,也分为清汤和红汤做法。
清汤面汤宽,胡椒味道足。
红汤面调料多,可以做成杂酱面、排骨面、牛肉面等各种样式和味道。


图片发自App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肉骨奶汤面又演变出鸡汤鸡丝面等其他清汤面。

我们离开小镇多年,不论何时回去,都会在第二天一早去面馆吃上一份奶汤面或鸡丝面。这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仪式一样,这碗面一下肚,才算正式回家融入小镇生活。
每次一到家,妈妈就说,明天早上我们去吃清汤面哈!
仿佛她也觉得,我们要去吃上一碗小镇的奶汤面,才找到了我们跟小镇的链接,才接上故乡的地气。
一般在春节前夕,我们,兄弟姊妹大人小孩一长串,都到齐了,浩浩荡荡去吃清汤面。一路上,街坊邻居看到,一路招呼,呀,都回来啦,这次回来多耍几天吧?噢,去吃面啊,好啊好啊,回家来哪里有不吃清汤面的呢?快去吧,呵呵呵……
我们一家就穿街走巷一路招呼打到面馆子。面馆的老板又都是熟人,有熟识的街坊有爸爸的学生也有我们当年的同学,少不得又是哈哈又是招呼。
就这么隆重地跟小镇行了见面礼,这才开始吃面。
吃清汤的吃清汤吃红汤的吃红汤,加鸡蛋的加鸡蛋,要吃钵钵鸡和泡菜的,也不客气,捡好,自己就动手端过来,稀里呼噜就开吃。
面吃完,咂吧着嘴回味一下,想想和过去的味道有啥不同。
人的通病就是,大多数时候,总是觉得吃不到记忆中的味道了。也可能,太多的游人速食客的到来,搅乱了做面人的心,这几年的面吃起来就是有种浮躁之气了。
味道吧其实也不打紧,吃的就是个仪式和感觉。面吃完,还有个仪式,打着饱嗝儿去江边散步走一走逛一逛,看看江边的吊脚楼黄桷树,看看新增的酒吧个性小店,在久远的石拱桥上站一站,吹吹风,这个仪式就算齐了。心就不知不觉踏实了。那些外面的事就远了,不想了,踏踏实实安安心心陪伴父母,融入小镇生活,就开始了。


图片发自App 我每次回家,都是睡到自然醒,起来收拾好,慢吞吞出门去吃奶汤面。

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吃奶汤面不太选地方。在我看来,随便哪一家走进去味道都很好。越是小店越是有你想不到的惊喜和味道。
出家门右拐第一家,新开的,老板娘是老爸的学生我三哥的同学。
我要了一两奶汤面加鸡蛋,娃娃要了二两红汤抄手,数了两只鸭脚板一些钵钵鸡,免费的泡菜自己动手夹出来盛上。
精干的老板娘仔细问了我们的要求,清汤红汤的,因是老熟人,做得特别用心。灶上有两口大锅,在煮着骨汤,说是五点过就起来熬上了,得熬这一天呢。
在小镇开个面馆,看似小馆子,可是,你若味道不好,也是做不下去的。人的嘴巴是最长记性的了,所以,不管是做奶汤面还是鸡汤面,大部分还是兢兢业业地熬着老汤,你若是用鸡精勾兑,大家一回就吃出来了,砸牌子的事,做不长的呢。
【一碗奶汤面慰平生】 那些怀念的吃食,熟悉的味道,刺激味蕾,激起更多的感怀和回忆。
在我们艰难的一生中,有什么能够抚慰我们呢?
每年回家,吃一碗故乡的奶汤面,就可以暂时抚慰我们疲劳的灵魂。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刻骨铭心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