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锤炼产品创意和调研

在充分收集信息,了解领域知识和时长情况之后,需要对产品做一个简单地推演。大致回答三个问题:
1.行业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行业的痛点和机会在哪里?
3.为什么你能做成,你打算怎么做?
产品设计忌讳闭门造车,当我们有了创意之后,一定会想到调研用户。调研通常是指在目标用户群体中选取样本,通过访谈,讨论或者发放问卷的方式,引出我们想要描述的某些东西可靠有效的测量。有时候用户调研的结果与产品产生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出入,这可能会让我们对调研这种形式本能的不信任。为何调研会失去其准确性?
总结与反思:
1.做调研之前,先列清单和计划。
在做调研之前要先拟定一份详细的调研目标清单,以及准备一份如何使用数据的分析计划。根据调研目标,进行拆解,设计具体的调研过程大纲,根据大纲来设计问题。
例子:调研用户在通勤过程中是否有使用阅读软件的空间:
先了解用户所处的客观通勤条件,比如通勤时间段,通勤方式以及一些环境特点(有没有网络,是否拥挤),然后了解用户当前的使用习惯,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问通勤方式,通勤时长,但是问通勤支出就可能是无关问题。数据分析过程,则是从结果反向校验问题设计的过程,比如需要决定是否在产品中加入离线缓存功能,就需要获知用户通勤过程中的网络条件。而“你在通勤过程中能连接互联网吗”这个问题就比较糟糕,并不能很好的反应互联网体验,可能网速很慢体验还是非常糟糕。这样我们可以将问题改为“你在通勤过程中网速如何”。
2.保证用户可以流畅的回答问题
接着上面的问题,用户可能没办法判断自己的网速,或许我们可以询问用户是否可以顺畅的看视频,打游戏回复微信等更加直观的问题。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经常犯的错误是将目标直接转换成问题,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很难产生具备参考价值的结果。
3.调研中尽量少提假设性问题
对于未曾经历的情境,人们并不善于预测他们自己会做些什么,有什么感受。用户往往会有意无意的美化自己,迎合调研者。
例如:“如果能保证你所购买的商品真货率,你是否更愿意在这样的平台购物?”
4.不要套路你的用户
不要有意无意的制造情境,引导回答。除了假设性的提问方式,问题的表述和上下文都会给受访者带来干扰。比如“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不景气,你是否认为买房是优质的投资手段?”这个描述中夹带了强烈的立场倾向。再如“每天通勤中有大量时间被浪费,你是否愿意用这段时间充实提高自己?”也充满了暗示的含义。推荐几本调研方面的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营销调研》,《用户体验度量:收集,分析与呈现》。用户调研远不止这么简单,还包括可用性测试,用户访谈,焦点小组,日记研究,实地调研等等。
5.跳出你的调查问卷
【如何锤炼产品创意和调研】正如之前所说的,用户可能会倾向于修饰自己的答案,以免得到负面评价,或者迎合调研者。我们可以从产品或产品外取得大量行为数据,可以看用户的访问,转化,留存等等。有一个经验是能用整体行为数据做推测的,就不做可用性测试,能做可用性测试的,就不用调查问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