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的秋香,也许仅仅是一朵桃花
文章图片
其实人生,是这世间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就如同那夭夭桃花一般,由沉寂而发,绽放灼灼其华,最终虽同归于尘,却留下一片芬芳,不枉此生。
那一年,就在那桃花盛开的苏州,诞生了一位与桃花终生结缘的才子,唐伯虎。
一、年少轻狂仕途茫
公元1499年,二十九岁拿到了应天府乡试解元(第一名)的唐伯虎带着一肚子的才华和年轻人特有的持才自傲准备赶往北京,冲着大明帝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状元进发。
出发不久,他遇到了一个未来改变了他命运的伙伴:徐经。
说起这个徐经,他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他出生于一个江苏江阴的一个豪门家庭。但是别看人家是富二代,人家可真不像别的富二代一样整天游手好闲,这位兄台打小就手不离卷,一心只读圣贤书。
二十二岁那年,徐经第一次参加乡试便中了举人,十足的一个有才、有钱、长得又帅的江南高富帅。
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遇见了才华横溢的江南高富帅,友情的火焰瞬间燃起,两人不约而同相拥而呼:“相见恨晚啊!”
于是,两人便决定结伴,一同赶往北京赶考。
一般书生进京赶考都是什么一番景象呢,穷困潦倒,节衣缩食。而这两位公子哥可不一样,人家是坐着自家的私人游轮去的,而且带了很多玩伴和美女,一路上左拥右抱好不自在。更过分的是,他们居然还带了一个戏班子,一路上歌舞不断。
【唐伯虎点的秋香,也许仅仅是一朵桃花】这让沿途穷困潦倒的举子是目瞪口呆,这哪里像是进京赶考啊,整个一个旅行团。
社会矛盾是怎么来的,就是同样的旅程,我啃着干馒头露宿街头,而你却坐在游轮里搂着美女喝酒听戏,如此也罢,但你还非得故意跟我显摆显摆,这就有点过分了。
哥俩这一路是玩美了,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高调已经让自己成为了社会公敌,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后,是一双双通红犀利的眼睛。
到了北京,一个才子、一个财子,“才财组合”一时间成为了京城最火爆的组合,而一个流言也就在这时传了开来,那就是“唐伯虎,是今年内定的新科状元。”
谣言传出去不要紧,最关键的是这哥俩竟然还不知收敛,甚至以此为傲,试还没考,就到处以“准状元”自居。
有好心的同乡私下劝唐伯虎低调,但唐伯虎是完全听不进去。用唐伯虎的话来说,这不叫高调,这是真性情,这是年少轻狂,这是放荡不羁。
此时,满城举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更是血红的。很快唐伯虎就会明白,他所谓的真性情,不过是幼稚的自以为是罢了。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唐伯虎倒是毫不在乎信心满满,但徐经却在心中嘀咕,自己的才华比不了唐伯虎,这热闹了半天,万一自己落榜了岂不是太丢人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件让他后悔终生的事,买题。
出题人是时任帝王师的程敏政,这个人正直有原则,当得知徐经想要买题之后毫不犹豫的下了逐客令。
但财大气粗徐经有办法,他高价买通了程敏政的管家,用一锭黄金一筐废纸的价格将程敏政书房的废纸全部收了过来,然后拉着唐伯虎一页一页的翻看,希望能够找到考题的蛛丝马迹。
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饱读诗书的考生们信心满满走近了考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唐伯虎和徐经。值得一提的是,考生中还有一个在未来几十年代影响了整个时代的人,那就是:王阳明。
这一年的考题出奇的刁钻,考生们看到考题几乎都心灰意冷,哭天喊地。但唐伯虎和徐经看到题目后却心中暗喜,这些题目似曾相识,于是很快的完成了考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仿佛大榜已经无关紧要了,哥俩提前开始了庆功宴,每日酒肉不断。
高调,总是要出事的。
果不其然,一个叫都穆的考生向朝廷举报:“唐伯虎、徐经作弊,唐伯虎之前酒后吐露他和徐经曾花钱买程敏政的废纸推测考题。”
不巧的是,主考官程敏政久闻唐伯虎大名,在阅卷前,当他听闻此次考试有两份试卷非常优秀的时候,他居然想都没想便猜测道:“这两份试卷一定是唐伯虎和徐经的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就从未离开过斗争。如同举子间的斗争一样,朝廷中的斗争也一刻都未停歇。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一个垂涎程敏政官位许久的高官傅瀚兴奋地跳了起来,终于找到了夺权的机会,于是立刻安排言官华昶跟皇上打报告。
皇上听后勃然大怒,竟有此事。于是命李东阳严查此事。没错,这个李东阳李大爷便是让王阳明作《来科状元赋》的那个李大爷。
“唐伯虎、徐经关入大牢,严刑审问!”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真性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于是,
倒霉的程敏政因“临财苟得,有玷文衡”责令辞职。
都穆,则因检举有功,从此平步青云。
至于他们的同学王阳明,本来是本次考试的第一名,但却因阅卷人是程敏政,遭判重新阅卷,最后定为了第二。
徐经被打废,不久便死了,一代才子,江南高富帅就这样因自己的高调终结了本来可以很美好的人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孙子倒是给他的家族挽回了颜面,就是那个在古代地理学、文学上卓有成就的徐霞客。
而我们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呢?他被开除行政编制,剥夺了政治权利,并被公务员系统拉黑,永不得再次参加科举。
这就是人生,热热闹闹,起起伏伏,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二、无可奈何志深藏
世间的万物总是分分合合,阴阳转换。
仕途的丢失、妻子的离去,仿佛一夜间让唐伯虎看透了人生,人们不断追求的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
1509年,三十六岁的唐伯虎变得洒脱、偏狂,他买下了苏州城的一处废弃的宅院,亲自命名“桃花庵”,自此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在他的眼中,人生不是红尘之外的清幽,不是商田之中的富余,更不是立功立言的虚名,而是内心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自由。
这种自由感仿佛如鲲化鹏,三界任我行,但细思却又有风之积也不厚,翼大却也无力的无奈。
正如他诗中所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别人笑我”是我对世俗的淡然和洒脱,而“我笑他人”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
于是,在这贫困潦倒,卖画度日的日子里,“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的唐伯虎诞生了,这才是真正的唐伯虎,那个风流倜傥、放荡不羁、醉卧花间自逍遥的江南才子。
三、桃花庵里桃仙醉
无奈的本身,也代表着希望的尚存,虽因“会试泄题案”彻底的丧失了仕途,但不得不说,饱读圣贤书的唐伯虎心底深处依旧尚存着一丝功名之心。
那一日,“桃花庵里的桃花仙”正醉卧花间,一封聘书递了过来。
原来江西宁王朱宸濠看上了唐伯虎的才华,希望能将唐伯虎纳入麾下。
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权的五世孙,帮助朱棣夺得皇位后,被一脚踢开。所以其实朱宸濠才是朱元璋的正统血脉,而朱宸濠到处招揽贤士,目的也正是夺回皇位。
但不巧的是,朱宸濠起兵造反的时候,正赶上大圣人王阳明巡抚南赣。宁王哪里是王阳明的对手,秘密酝酿了十几年,却仅仅坚持了四十三天便被王阳明活捉。
而唐伯虎险些被卷入其中。
还是那一日,丢失仕途的唐伯虎突然接到宁王聘书,一时间有些兴高采烈,居然想要重出江湖跟着宁王大干一场,但他却不知,宁王招他,是要造反。
不得不说,唐伯虎虽书法绘画天下一绝,但论官场之道却是个十足的小白,完全没有政治敏锐感,宁王的意图他并未察觉。
好在他的好友祝枝山早早洞察,他想要写信通知唐伯虎却又担心消息走漏,于是派人送去四个礼盒,里面分别装着红枣、梨、生姜、西瓜。
起初唐伯虎还有些纳闷,好友送这些常见的东西干嘛,但突然明白过来,枣(早)梨(离)姜(江)西(西),早离江西!原来好友提醒自己江西有变,不可继续呆在这里。
于是,唐伯虎的人生标签中又加入了一条,癫狂。
为了能脱离宁王的控制,唐伯虎整日装疯卖傻,光着身子到处瞎跑,最后总算是成功的离开了宁王府,逃回了苏州。
没不久,宁王果然造反。被王阳明活捉后,很多宁王的附和者都被砍了头,而唐伯虎侥幸逃过了一劫。
自此,唐伯虎彻底放弃了官场,也彻底的厌恶了世间纷争。
四、成也狂、败也狂
唐伯虎的一生,有着青年时期踌躇满志的轻狂,有着壮年时期愤世嫉俗的偏狂,也有着中年时期无可奈何的癫狂。
是狂,让一个满腹诗书的才子锒铛入狱,终身仕途无缘;是狂,让一个终不得志的书生看透人生,自此游历江湖;是狂,让一个深藏志向的浪人重出江湖,但却险遭劫难;同样也是狂,赋予了唐伯虎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落得了惊世骇俗的笔墨。
真可谓:
少年轻狂仕途茫,
无可奈何志深藏。
桃花庵里桃仙醉,
成也狂,败也狂。
1523年十二月初二,狂了一生唐伯虎离开了人世,享年54岁。他起起伏伏的人生道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只留下了一句“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那一年,桃花一样的盛开,芬芳依旧,却少了一缕酒香。
五、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不断的寻找着人世间的道理,时至今日,我们似乎仍未得出结论。
每当这时,我都会默默的打开手中的古籍,想从圣人那里获得一些启示。
无数个与古人相会的夜晚中,我苦苦寻找着那“不可道亦不可名的众妙之门”,是道德仁爱还是纵横捭阖?是穷理致知还是心既理也?
几千年来,争论从未停歇,为何呢?或许这一切的本身,便是人世间的道理。
若非迁于南冥,水击三千里,又何如决起而飞抢榆枋呢?
世俗本不是束缚,你心中的世俗才是束缚,正如生活中的种种我要、我想、我应该,不就是束缚自我的枷锁吗?
人们将世间的得失看做得失,便真的有了得失。洪水淹没了大地,却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了失去,才能明白什么是得到,坏事本身何尝不是好事开端呢?
别忘了,桃花凋谢,留下的不仅仅那一片芬芳,待到花瓣归于尘土,便见那满林鲜桃。
我们的人生,不正是这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吗?
春风来时,我们卧风闻香于那十里桃林,春风去后,我们也不必伤感花落终成泥,品罢了桃,春风就又来了。
想到这里,心中一片通透,仿佛看到了醉卧桃林中的唐伯虎,一手把酒,一手揽花,眼中尽是柔情。
原来,人世间的道理没有那么复杂,不过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罢了。
推荐阅读
- 热闹中的孤独
- 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重载与重写&内存泄漏)
- 放屁有这三个特征的,请注意啦!这说明你的身体毒素太多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慢慢的美丽
- 尽力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