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交往定律(“遇强则强,绝非偶然”)

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运行在自己的“磁场”中。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也绝非偶然。
所有遇见,皆有因果——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1
天下同类事物,是聚在一起的
惊人的交往定律(“遇强则强,绝非偶然”)
文章图片
《论语·里仁篇》中说:“德不孤,必有邻。”


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大夫淳于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便让淳于髡举荐人才。
谁料淳于髡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


齐宣王很是惊讶,忙问他:


“都说人才难得,贤能之士可遇不可求,你一天之内就推荐这么多,他们靠谱吗?”


淳于髡解释道:“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相聚在一起的。举荐贤人,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能推荐的贤能之士,何止这七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古以来即是如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常听到一句话:了解一个人最快的办法,就是去看看他交往的朋友。


志向不一样的人很难走得到一起。一个贤能之士,和他同行的人必定也是优秀的人。


自身条件优秀的人,自然就会吸引优秀的人前来。


有相似喜好的两个人确实容易互相亲近;有相同的脾性的两个人确实容易交往。


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意思就是,你周围都是正直的人,你自然也会成为正直之人。


【惊人的交往定律(“遇强则强,绝非偶然”)】反之,周围是心思扭曲的人,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成为同样的人。


有一次,听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课程。


当时,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朋友曾经和自己关系特别好,只是时间久了一直没联系。


一次,她来学校里面看陈果,由于远道而来,陈果便热情请朋友吃饭。


两个人相谈甚欢的时候,这个朋友问她,“你最近过的好吗?”


陈果回答:“过的挺好的呀。”


接着,这个朋友便说:“我希望你过的好,但是我希望你过的没有我好。”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陈果老师内心十分诧异。


她回忆道,当时自己内心想的是,彼此的关系就此作罢吧,不可能再深交了。


没错,时间久了,彼此的世界早已不同了。


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思想有了很大的差异,不再是同频率的人。


所谓的友谊,也可能早已变了质。


“道不同,不相为谋”。俗话说得好:龙不与蛇同居,狼不与狗同食。


“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
当一个人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这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力量,就是吸引力。
和谁在一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选择和特性。


一直很认同这句话:频率相似的人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也像翻山越岭。


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他身边的人想必同他一样积极向上。


一个阴暗奸险的人,他身边的人也大多是心怀不轨。


当然,世间万物也在不断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处于不断改变和提升的状态中。
2
一个人走多远,看与谁同行
惊人的交往定律(“遇强则强,绝非偶然”)
文章图片
我们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慢慢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孟母正是深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故有“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
她认为,一旦与什么样的人成为邻居,孟轲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成为什么样的人。


由此,她将家搬至了学校附近,让孟轲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后来孟轲果真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正如《名贤集》中所指:“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即居住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朋友必须选择贤德之人。


可见,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力量之大。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戒掉酒瘾,但是一直戒不掉,于是他去找医生请教。


医生听完他的烦恼后,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开了一个药方给他。


药方上写着:“去探望一个戒酒成功的朋友,每周至少三次。”


他很纳闷,这算什么治疗方法?


医生看出他的疑惑,便说:“要想戒酒,没有什么药能比一个朋友的良性影响更有疗效。”


这个人半信半疑地回去了。几个月后,果然成功戒了酒。


人与人,都是相互影响的。越是长时间的相处,对一个人的影响就越大。


作家贾平凹曾说过:


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的世界,你的奋斗历程,或许就是朋友好与恶的历史。


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大家都听过“鲍管之交”的故事吧。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好友鲍叔牙一直帮助他。


先是拉着他投资做生意。尽管管仲投入的少,但分钱的时候,每次鲍叔牙都给管仲分的更多。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


不久,齐王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做上齐国大王,也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为了报答鲍叔牙,准备封他做宰相,鲍叔牙却毅然推举管仲。


齐桓公说:管仲曾帮助公子纠对付我,还差点杀了我。


鲍叔牙解释道:他那是辅佐公子纠,必然全力帮助他。日后他辅佐您,也一定会倾尽全力。


齐桓公被鲍叔牙说服,便任用管仲做宰相。管仲的确不负众望,被成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对此坦言:“生我的是父母,对我一生影响甚远的是我的朋友鲍叔牙。”


交友需谨慎,宁缺毋滥,毕竟朋友的质量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走向。


一生不长,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当然,不要妄想跟每个人都成为朋友。


对于成就你的好友,要懂得珍惜;对于那些消耗你的人,要果断远离,懂得及时止损。
3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惊人的交往定律(“遇强则强,绝非偶然”)
文章图片
“人有不同的气质,你是什么样的气质,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从前,一个人去买碗,他拿起店里一只碗依次与其他碗轻轻碰击,发出的声响沉闷、浑浊。


他不停地试,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却没有一只称心的。


老板不解他为何要用两只碗相撞,他告诉老板,能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好碗。


老板听后,重新递给他一只碗,笑着说:“你拿这只碗试试,保证能挑中你心仪的碗!”


他依言行事,结果每只碗都发出了清脆的声响,他疑惑地看向老板。


老板笑着说:“你拿来试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用它试,只会是浑浊的声音。要想有只好碗,你得保证手里的也是好碗。”


人也如此,你是怎样的人,决定了你会遇到怎样的人。


正如三毛说的那句名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移互时代,人们喜欢借助多元的连接渠道,结识比自己优秀的人,当作是人脉储备。


可事实却是,这些攀附得来的社交和人脉,绝大多数都是无用的。


“价值利益互换”的底层逻辑下,优秀的人,天南海北是贵人相助;实力不够的人,身处朝堂也难行。


很多人自身并不优秀,却总想挤进别人的圈子中,好不容易进去了,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


这就大可不必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业如此,婚姻亦是如此。
钱钟书与杨绛的佳话,反映的是才子与才女间的志同道合。


钟南山和太太李少芬,也是彼此优秀灵魂的互相吸引。


郭晶晶嫁给霍启刚,则是冠军与豪门的势均力敌。
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在自媒体创业论坛上,一位创业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大学时期的他,对电商十分感兴趣。


在兴趣驱使下,他参加过很多名人的演讲分享活动。
当中还认识了几位大咖,人家也客气地同意了他的好友添加请求。


毕业之际,他毅然决定创业,满怀信心地联系了其中几位。


令他费解的是,数多次的沟通请求,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之后,他只得自己不断深耕、实践、尝试。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做出了一番成绩。


随之而来,找他洽谈合作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有当年那位大咖。


“不能太把自己当根‘葱’,但也别因别人的奚落就堕落。”是这位创业者最大的感言。


没错,等到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自会吸引优秀的人前来同行。


如果身边还没出现这样的人,就耐心等待。


不要去追一匹马,要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种下梧桐树,必然引得凤凰来。


要想遇到更优秀的人,就先练就优秀的自己吧。


共勉!

作者简介:小牛君,已出版《生活很苦 但你要甜》,公众号:成长思维笔记,欢迎来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