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主旋律之外的“杂音”()

现在每当我们关注一些报道时,总是感觉新闻报道已经陷入了一种既定的文本模式,有点心思的会插入视频动图,打工狗应付工作式的贴几张图片全文字的居多,最常见于各种官方号,三段式的结构,开头交代下领导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为什么做)、中间充实时间地点等细节内容(怎么做的)、结尾再来个点题结局一定是好的(做得挺好),好像就没见过什么官方号发个公告说自己错了,反思反思自己。见得多了,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八股文年代,考试要有节奏,写文章也要有节奏,审美只能在这个框架下,没有意思。比起没意思的是,我们渐渐变得没想法了。
没想法是很可怕的。我在大学社会实践中曾经给一个班的同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果从胸部以下躯干和胸部以上选择舍弃一半依旧可以存活,你会选择哪一种?”让我欣慰的是,当时整个班都选择了上半身,接着继续精进问题“如果上半身是以脖子以下和脖子以上呢?”不可否认这种问题几乎不用思考,因为都会选择脖子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在认真思考什么代表我们个体的人的时候,真正在现实中代表我们个人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大脑。每个人大脑是应该为自己个人思考的,没有想法,无论是主观还是被动,都是很可怕的,这是在想抹杀人性啊、、“我们无法选择生活在什么年代,我们只能把拿到手既定的剧本演好”这句话谁都可以说,我们也听到许多人跟我们说过。历史简简单单的一个浪潮,拍打在个体渺小的人身上或许就是灭顶之灾。我们身边应该不乏这种人,普普通通,只想简简单单过好这一生的。上学时顺着义务教育和家庭既给的路线走,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无数普通人教育的尽头,就感受到了迷茫。太正常了,普通人,接受教育,几个人是自己选择的呢?这类人是时代的底色,等她们毕业了,到了世人定夺的“岁数”,便选择“合适”的人步入婚姻,还偏偏喜欢以“爱情”之名。这种人大概率选择婚姻之后也会受到他者的鼓吹迅速生养后代,然后继续把这种人生模式传承下去。就此形成了一个闭环。我们就此来观看这个闭环,就像观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或许这些“小白鼠”们出了国,不过是在实验室里换了一个赛道,本质并没有改变。依旧是既定的教育,既定的婚姻关系,既定的生育,既定的人生,既定的循环。这种生命,在受教育时大概率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绩(小镇做题家),婚姻关系大概率是势均力敌的匹配(凑合过日子),生育了又是重视教育的中国家长(内卷的童年)。我们会发现,她们的人生在同一阶段好像只有很少的追求选择,要么是成绩,要么是婚嫁,要么是孩子。我很想问一下,如果一对父母真的把生活的重心和人生的目标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发生什么意外,这种失独父母是活还是死?可我们又能高兴地看到,许多父母并没有疯,依旧勇敢活下去了。这不禁让我佩服国人的自洽性,平日里好像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孩子真没了好像也没咋地要死要活。为何我要以时代底色的普通家庭普通人的人生来打地基呢?因为如果这些普通人,倘若真的把人生过得只有一种主旋律——上学只为成绩、毕业只为婚恋、成家只为孩子,一旦遭遇点不幸,这类只有主旋律的人精神还有什么支撑?尽管我们也能看见孩子为了成绩跳楼,夫妻为了婚变杀戮,失独老人彻底疯癫。可这些毕竟是少数,也没必要批判,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还有那么多人的人生并没有那么“主旋律”。她们失了谁,都可以生活下去。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时代的主旋律必然要赞同,但也得学会关注自身。自怜、自爱,才能爱人。可有些人或许不这么想,不知道是何属附庸孰之走狗,它们不让我们发声,也不允许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我们渐渐能够感知到,许许多多的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许许多多的审美标准也只能有一种衡量,在这种框架下,我们像被随意摆弄的妓女,逐渐身不由己。
【为何需要主旋律之外的“杂音”()】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