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能力的光合作用
欢迎你来到我的“光合作用”实验室。你对孩子的爱是一缕阳光,孩子吸收你的爱,把先天的冲动转化为适应未来的能力,同时释放更多的爱与责任,这就是能力的光合作用。在我的实验室里,你会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原理和孩子将面对什么样的未来社会,你更能掌握培养孩子面向未来能力的家庭教育方法。
有一种恐惧叫家长群有消息,有家长表示:自从退出家长群,我精神好多了。在家长群里你一定见过攀比炫耀,见过溜须拍马,见过父代子过。当今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卷入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关心则乱。你可能也存在教育孩子的弥散性焦虑——从孩子一出生的不知所措,到早期教育的混混沌沌,再到学校教育的奋力追随,甚至持续到孩子参加工作后的力不从心。你焦虑的原因可能是要抓的点实在太多,要追的方向实在太多,没有力量加以取舍和筛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你在盲从和比较中失去了方向(比如别人给孩子听古典乐我也得给听,别人上乐高课我也得给上,报编程课是潮流我也得报......)。这股焦虑让你希望自己给孩子更多的光,让你你越来越像没有夜晚的太阳,要知道光合作用不仅仅有光反应,还有暗反应。记住:对孩子要求过高,给孩子恶补的父母收获的可能是个空心娃娃。这股焦虑让你注意狭窄,忘记了教育的初心,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规律。这股焦虑让你目光短浅,看不见教育的终点,忽略了孩子真正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年轻人学会在有意义的事情里找到快乐。”你看,现在的孩子面对学习这种“有意义”的事情时是痛苦不堪,他们一头扎进网络游戏这种“无意义”的事情里寻找快乐。请问你能破解这个困局吗?家长高度卷入孩子的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你想给孩子更多的光,就一定要透彻了解心理学的光合作用,懂得爱应该如何给,牢记初心,以终为始。
未来家长的职责会走向哪里呢?第一种可能是再回归到几十年前“家长管养育,教师管教育”的状态,如同芬兰基础教育的现状,教师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自主性,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充沛且优质,影子教育参与率很低,公立校解决95%以上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上学问题,但是,对于这种可能性我持保守态度,有两点原因:(1)国内的很多高等师范院校过去十年一直在努力向综合性大学靠拢,鼓励优秀人才去基础教育阶段当教师的氛围不是很浓;(2)影子教育的高歌猛进还会继续影响教育改革的进程,最根本的是对师资人才市场的扰动。那第二种可能性是什么呢?家长更深入地卷入教育,集养育和教育于一身,培养自身家庭教育的能力,利用亲子关系,在孩子人格和三观建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校园教育和影子教育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资源来看待,让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掌握更大的决策权。对于这种可能性,我持乐观态度,也是两点原因:(1)我们国家的文化基础是家文化,这种文化是处于集体潜意识层面,任何外在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撼动它,因此家庭对个人发展做出规划是非常符合家文化的集体心态;(2)家庭教育或者家长教育观念的升级是推动我们国家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有亲子之间的民主才会产生具有民主意识新一代公民。所以,我比较看好未来以家长观念升级所引发的教育大未来。家长有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把家长提供的光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能释放爱与责任。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是学教育学的,我也不是教师,养育孩子我没问题,但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规划未来,我真的不知所措。我的答案是:能力的“光合作用”其实很简单,你只要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结合时代要求,锚地六个核心能力:设计思维、共情能力、意义建构能力、积极情绪、表达能力和整合能力,孩子就可以轻松决胜未来。
我个人读书时代的教育资源跟今天比要匮乏的多,但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虽然不懂什么教育理论,文化水平也很低,然而她肚子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笑话,有鬼故事,有智慧小故事。小时候,不仅我会听她讲,我的小伙伴们都来我们家听她讲故事。为了让她给我们讲故事,我和小伙伴们会帮她干活,我们边劳动边听故事。那些故事滋养了我,像温暖的阳光,这些故事让我拥有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共情他人的能力。我从她那里听来的故事,还会在课余时间讲给我的小伙伴们,在我的小学时期,我一直被尊为“故事大王”。 给别人讲故事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看待生活事情时总是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后来学了心理学,我才明白这种能力叫做意义建构。等我再大些,上了初中,母亲的故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了,我开始从书里去找故事,小说、文摘,只要能获取到的故事书,我都会去读,就像向日葵一样,总想要吸收更多的阳光。为了能离书更近,我在高中做了三年的图书借阅代理,去图书管帮同学借书,这样我就获得了进学校阅览室的权限,补充一句,那时学校的图书管是不对外开放的。我的经历说明:父母给孩子的,只要的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就一定能将每个孩子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
【家庭教育——能力的光合作用】本科至博士生期间,我一直在攻读心理学,让我看到了更多奥秘的人类心理现象,更透彻地明白了人的能力是如何生成的。博士毕业后,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在这个项目中我看到了孩子能力发展是如何受阻的,孩子是如何从自己的亲生父母怀抱转向了网络游戏的怀抱,并且深度沉迷。行为成瘾有生物学基础,但那总归是成瘾的可能性,而让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改变生物学基础目前能做的是药物治疗,然而,要解决行为成瘾问题,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核心的关键还在父母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是很多孩子网络成瘾的关键诱因。所以,当前针对这些孩子的治疗主要工作是对其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方法培训。随后,我开展的第二个科研工作是儿童早期发展评估与干预。 依托这个项目,我在全国各地做了数百场科普公益讲座,把儿童心理成长的科学规律告诉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收到来自父母正确的爱。我也从很多优秀的父母那里学得很多好的育儿方法,我希望将来你的孩子会讲故事,有创意感,能够与他人合作,能在有意义的事情中找到快乐。
推荐阅读
- 急于表达——往往欲速则不达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2019-02-13——今天谈梦想()
- 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决方案——阅读理解如何巧拿高分
- Ⅴ爱阅读,亲子互动——打卡第178天
- 低头思故乡——只是因为睡不着
- 取名——兰
- 每日一话(49)——一位清华教授在朋友圈给大学生的9条建议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