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第一次去北京源于一次成功的网上抢票,是那种可以免费旅游北京五个景点的票。没过几天票就邮寄到了,心想浪费了可惜,不如趁机游览仰慕已久的首都。于是,暑假里和硕士研究生在读的老公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到北京,各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感官刺激扑面而来。
首先是车,太多的车!站在天桥上往下看,公路就像大型的停车场,密密麻麻全是车!
想坐公交,走二三里路找车站是再平常不过的,有时车站就在路对面,可通过天桥走过去,没有十五、二十分钟是走不到的。
还有让人晕头转向的地铁出入口,A口、B口、C口、D口……
所有的这一切让初来乍到的我们非常不习惯!
可我和老公还是喜欢上了这里。
我们喜欢这里的富庶,无论外边多破旧的宾馆,里面都是装修精致,一尘不染。
我们喜欢这里的文化,故宫、颐和园、长城,让人分不清哪是传说,哪是真实。
我们喜欢这里的多元,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外国人,碰到有问路的,还可以飙几句英语。
我们喜欢这里的节奏,行色匆匆的背包路人,让人的心跟着年轻了许多。
我们喜欢这里的包容,无论你穿得多好,都不会有人注视,同样,你土得掉渣,也不会有人在意……
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这是一座既让人因为看到巨大差距而绝望,却又总能感觉到某种希望的城市。

短短几天,老公便坚定了考博目的地,那就是:北京,中科院。
2008年,老公被中科院纳米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北京。
三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老公通过论文答辩,顺利毕业。
找工作的问题迫在眉睫。
老公的同学有留京的,有出国的,也有回老家的。
而我,因为电视剧《别了,温哥华》,心心念念地希望能去加拿大,当时老公的条件是可以选择技术移民的。
就在我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时,老公一盆冷水泼下来:去哪里不都是为了生活?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求找一个能调动你工作的地方。
老公这人只要认准了死理,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
一再和老公商量,希望他改变主意,可老公依旧马不停蹄地敲定了现在的单位,一所五线城市的民办高校。
作为政府引进的的高层次人才,我们享受了十五万的安家费,我的工作也很快调了过来。
唉!没办法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
别了,北京!
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
终于,我们有了现在的生活:房子就在老公单位院里,160平,70万就买到了。我所在单位骑电动车十分钟的路程,每天朝九晚五、波澜不惊地活着。
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换工作?几乎不可能,除非辞职。多挣点钱?想都别想,公职人员不许从事第二职业,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
每个月领着几千的工资,心如止水。
回想起来,当初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被铁饭碗羁绊,勇敢地走出去,现在的我们会过着怎样一种生活呢?
或许,老公忙忙碌碌,每天坐几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可自身价值早已不同往昔?
或许,我辞职在家,专职带孩儿,周围到处是可供选择的优质教育。想要出去工作,只要肯给出努力?
或许,我们每月要还几千几万的房贷,但房子价值已翻了几番,家庭资产以百万计?
又或许,我们已置身于碧海蓝天的温哥华,呼吸着清新洁净的空气……
别了,北京!别了,梦中的温哥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是选择了一段路,但最终你却发现,那个选择决定了你的命运,你从此再也无法回头……

谨以此文纪念那段逝去的岁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