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自我凝视
文章图片
我喜欢这样的开头。一个性格孤僻的退休老人哈罗德,不喝酒,不抽烟,话不多,靠园艺打发时间,连邻居的热心关怀也想躲开,和老伴莫琳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隔阂。周二早晨,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二十年没见的朋友奎妮在告别,她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哈罗德原本想回一封简短的信,可是他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不容易写好了,又在递去邮筒时一再犹豫。他心事重重地闲逛到加油站,一个陌生的女服务生劝慰他要有信念,因为她的姨妈也患了癌症,依靠信念支撑着。哈罗德决定凭借双足从加油站出发走到北部五百英里以外的奎妮的疗养院,用朝圣者的信念帮助奎妮撑下去……
它让我想起福格先生出发前那一天,他照旧在固定时间起床,分秒不差地到俱乐部打牌,给新来的仆人列了一张清单,上面是他每日的作息时间表,并和仆人对了一下怀表,告诉仆人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时间服务他就好了。他一丝不苟像个时钟般过完自己的每一天,却因为牌友无意间的打赌决定即刻启程用八十天环游世界……
我们都不知道一个简单的老实人会在哪一天突然爆发,做些出格的事,也容易惊叹踏上说走就走旅行的往往不是天性浪漫随意的人。
但福格先生和哈罗德有本质不同。不管我们怎么定义他们的旅程,冒险也好,朝圣也罢,福格先生向妙曼传奇的未知世界走,去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哈罗德却是一路向回忆里走,走进自己内心深处,像一场漫长的打坐冥想。
没有任何行李和准备,连手机也没有带,哈罗德就这样上路了。随着脚下的路逐渐铺开,慢慢呈现给我们的除了沿途风景还有哈罗德的过去。
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整个家庭,儿时的回忆里,是安静到可以听见内心回声的家,和时常酗酒发疯,带不同阿姨回来过夜的父亲。两种生存状态交织折磨着哈罗德。
他能顺利长大成人也许已经堪称奇迹,更何况他运气好到和年轻貌美的莫琳一见钟情。那时候他们笑啊,闹啊,结了婚,又有了孩子戴维。
可是戴维,噢,戴维,这个孩子毕生都在和平庸无能的父亲对抗,他聪明到考上剑桥,可他和父母似乎隔得很远,很远,远到活在另一个世界。莫琳总是指责哈罗德不抱戴维,并且毕生怨恨某次戴维在海里差点溺水的时候哈罗德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马上跳入水中救孩子,而是停下来解鞋带!戴维因抑郁症自杀后,莫琳也逐渐离开了哈罗德的世界,搬进客房,他们像两个合租的陌生房客,彼此客气而冷漠地对峙……
当我此刻回忆哈罗德的回忆时,发现这样概括地描述他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好像拼凑出旅行中最具代表性的9张照片发朋友圈一样。
只有当手机另一端的读者可以钻进这9张照片里去体会人物的心情时,才会发现僵硬笑容背后是连夜转机的疲惫,和谐依偎的俩人可能刚为一点小事吵了整个钟头,异国美景中蚊子正在叮着脚,肚子还因为吃了当地不卫生食物隐隐作痛……
人生,是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经不起概括,所有的概括都将失真。而凝视,正是我们平常最容易忽视的事,把镜头放慢,让一分钟变成60秒,一秒变成24帧,去看一看那些被我们选择性视而不见的细节。
想起父亲瘫在厨房椅子上等母亲回来的画面,那画面其实一直都在,但哈罗德感觉这好像是自己第一次认真去看。哈罗德形容自己的行走是左脚和右脚不断交换位置而已,他尽量不去想自己的身体有多累,不再用英里丈量路程,他用回忆。一边走,一边转身去看6岁时活在恐惧和屈辱中的自己,又转换视角去凝视回忆里的父亲。他没有说,但我知道他看见了父亲对生活的绝望,像一片大雾笼罩整个城市,透不进一点阳光。
他探望了奎妮后坐在海边,脑子里塞满其他东西。他肯定死去的奎妮会一直陪着他,戴维也一样,还有他的父亲和那些阿姨,只是他们都不会有斗争和过去的伤痛,他们会成为他走过的空气的一部分。他和自己的过去和解了。
莫琳又看到了班特姆,戴维卷入海浪那天,看到哈罗德解开鞋带。她花了好多年责怪他这件事。然后她又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这幅画面,仿佛照相机转了一百八十度,镜头对着她。她的胃在跳动。海边有一个女人,挥着双手尖叫,但是她也没有跑进海里。一个半恐惧半疯狂的母亲,却什么都没做。如果戴维真的在班特姆淹死了,她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看到这里,我合上书想,我总是指责chen先森顾着玩游戏不管小桃子,我是不是忘了凝视一下生活里真正的他?如果有人拿个相机不定时地拍一拍我们的每一天,是不是也有很多张照片是他和小桃子在玩乐,某个时刻当我在花园里侍弄泥土和种子,是他带孩子做游戏笑得咯咯咯,每个周末,是他陪我们一起出去,抱着一个牵着一个?
当我说“你总是打机”,已经用偏见的长矛刺向他,抹杀掉他所有付出,并且不容辩解,无力还击。
于是,期待从彼此间得到协助和温情鼓励的日子逐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发现还是三言两语的交流最为安全,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跟着哈罗德一路走,试图改变点什么。
我让自己从客厅回到很久不长坐的书房,认真听他连续敲击键盘的急促声音,试着体会他的心情,在游戏世界激烈斗争中的确不希望别人打扰吧?
我可以和同事谈工作,和嘉文谈科普和创作,可以和图书馆的妈妈们谈育儿,在多个领域里横冲直撞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洽,那么他于我是什么?既然我只把每日的鸡毛蒜皮琐事留给他,把奔波劳碌后满身疲惫负能量的自己留给他,又怎么能怪他转身去了游戏的世界?
阅读这本书时某些停顿的片刻,我心里很不好受。
我试图放下自己的委屈,不为自己带有偏见的视角找借口,不再用“尽管我也有错,但是他更……”模式进行思考。
我不能来一场朝圣者的旅行,但至少可以像昨晚合上书时那样,在小小露台花园里望着晚星,体量他搬上好几百斤泥土帮我圆梦的善意,给自己一个提醒,重新开始彼此了解,去欣赏,真心感谢。
尽管这本书的情节大可以浓缩成一部中篇,我还是希望它这么有血有肉地保留着对话和细枝末节。当村上春树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当哈罗德徒步的时候在想什么?也许正如人打坐冥想中观照的一样,我们得以用慢镜头凝视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自我凝视】这是一本可以照见自我的书,希望我读得正是时候,也希望你去体会书中的细节之美,获得自己的感悟。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七年之痒之后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异地恋中,逐渐适应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 迷失的世界(二十七)
- live|live to inspire 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流水账0723
- 遗憾是生活的常态,但孝顺这件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留遗憾
- NO.38|NO.38 我不是嫁不出去,而是不想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