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的误杀,人性的博弈

好久没看过这么高潮迭起的电影了。
《误杀》,好似这个本身就自带张力与内涵的名字,电影既带给人如履薄冰的紧张又让人体味着酣畅淋漓的痛快。这是一场对人命的误杀,更是一场人性社会关系的博弈。
误杀:多重含义


主人公李维杰的妻女在自我保卫与反抗中“误杀”了警长的儿子,亲眼目睹了警察的滥用职权,深知法律无用的李维杰采取了自我反抗的方式,带领全家人利用心理学和时间空间错觉制造了完美的伪证,引发一系列社会效应后却主动自首是自己的误杀,替妻女顶罪。
电影以误杀开头,又以承认误杀为结尾,用“误杀”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两个母亲的对决,充满张力的表演充分展示了作为母亲同样的愤怒,同样的爱。不同的是,一个母亲在用爱疗愈和保护受伤的孩子,一个母亲在用保护和纵容毁灭孩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误杀呢?这份溺爱的影响对丈夫事业毁灭性的打击何尝不是对幸福家庭的误杀呢?
“无相布施,才有无相功德。"


李维杰三次去布施,每次心境各有不同。开始的心无杂念,一心布施,到“犯罪”后渴望救赎,最后释然轻松,真正做到无相。三次布施,三种心态,三个阶段,恰恰是一次对自我良知的误杀与救赎。
这世界上最大的功德,莫过于丧失过良知,又亲手将其救赎并净化吧。
羊:神秘意象


羊在影片里多次出现,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象贯穿整个影片。
当李维杰出差时,看到的羊代表着纯洁与美好,象征着自己虽不富裕却十分满足的生活状态。当他把车投入湖中,他看到的羊令他恐惧,不只是对放羊人发现自己的恐惧,更是站在内心“善“的对立面彼此凝视的恐惧。此时的羊,作为善与良知的代表凝视着他,也让他在这份审视中惴惴不安。当那只羊被警察打死,李维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良知与底线正在死去,于是他把这只不起眼的羊埋葬在了本该埋着死者的棺材内。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举动,却充满了朝圣的意味——他救赎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良知,自己家庭的未来。
博弈:人性与社会关系


最后李维杰的自首很是耐人寻味,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安排,在我看来,除了我们文化里盖棺定论必有结果和仪式感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对他人物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塑造——他要对身边人的善良和信任负责,对利用了这份善良和欺骗道歉,这才能真正称之为他们嘴里的“好人”。
【人命的误杀,人性的博弈】为什么这份塑造很重要?
至少对我来说,它投射了人性和人际关系对整个事件的影响。
蝴蝶效应,举足轻重。
一个平日里经常作恶的人如果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身边的人会愿意为他作证么?即使真的被误导了记忆,怕是也为了明哲保身选择缄默吧。李维杰和警长博弈的第一回合,便胜在了口碑。一个是雷厉风行不近人情甚至滥用职权的警长,一个是愿意为邻里考虑的善良孤儿,好丈夫好爸爸,人心的天平一开始就会倾向主人公。
人命的误杀,人性的博弈
文章图片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是总会有看似无缘无故的亲疏远近。
“关系“两个字很重要。这个名词不只指个体与外界的联系,更指与自己内在的联系。
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在核心的投射。
李维杰自始至终的愿望都是一家平安,女儿们”平平安安“,能够为妻子遮风挡雨。他没有故意设立一个刻意的人设,就好像他看韩剧也会哭得稀里哗啦。而警长一家,腐化是从内心开始,所以上至夫妻,下至孩子,都是不懂爱,不懂尊重,不懂理解的。无论警长丈夫如何在外表现,切换嘴脸,他们始终收获不了人心——一时的人设总有崩塌的时候。
人命的误杀,人性的博弈
文章图片
近年来很流行”人设“一词,我也曾思考过自己要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后来我发现,人设的形成其实只是一个自我不断反思,最后由内而外体现自我修行结果的过程。
自我关系平衡了,与本我达成共识,才会自然向外投射好的能量。
我们在对外投射能量,外界也会回报我们能量。李维杰的善收获了大家的支持与维护,警长的霸权受到了百姓的反对和抵抗。因果也好,来往也罢,想要外界回馈的更好,本源还是要回归自己。
自己的本源许是良知和底线吧。也曾动摇过,也曾污染过,也曾痛苦过——不疯魔,不成人。
良知的净化与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渡劫,如何与自己博弈,是每个人终身的话题了。


影片结尾,颂恩留给了观众神秘一笑。我的朋友说可能是想让大家自己去评判李维杰吧。
我想,他笑着凝视我们说:
也许你曾是李维杰,也许你也曾旁观李维杰。

人命的误杀,人性的博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