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孩子沉迷网络负责()

话题的缘起: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夜,一位父亲在班级群中发来消息。9点25分,早已是睡觉的时间,原本想顺延到工作日解决,但是家长们激烈的会谈以及话题也引起了我的重视。
“各位老师,最近我查了孩子的iPad记录,发现她有长时间用iPad看电子书,主要是那种毫无营养的网络小说及漫画。一则我担心她长时间使用iPad损伤眼睛,二则更怕垃圾小说会影响她的阅读品味。我非常认同大量的有效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欣赏她对阅读的兴趣。但如果没有iPad,她获得这些垃圾小说的难度会大大增加,不知道老师们怎么看?”
这只是开头,更多的男生家长们也加入话题之中,并纷纷将矛头指向游戏,他们指出孩子下载了大量游戏,在玩游戏和社交软件中投入过多时间,更有甚者睡觉时都会偷偷躲在被窝里玩游戏。
因为就职于国际学校,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当晚的话题则更是众说纷纭。
美国女孩的妈妈在女儿承认确实有在学校里偶尔玩游戏后,便直接将软件删除,因为她不认为这些对孩子有何益处。
曾定居澳洲的母亲客观地评价了ipad的使用:电子词典功能、通过网站搜寻学习资源、在放学后也可以轻松地通过微信与同学取得联系、打字练习。以上种种功能都给学生带来了益处。但是她同样会关心孩子的视力;持续的游戏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糟糕的网络信息是孩子无法判别与自律的。他非常期待着学校能够制定严苛的使用细则帮助各个家庭。
ABC家庭的妈妈则较为坦然,她非常在乎孩子的自律。并不希望学校通过强制手段要求学生删除所有的游戏软件。她认为ipad是学习的工具,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它同样也是一件娱乐工具。早前这位母亲也会在家长中传达她的教育心得:不应无微不至地要求、限定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因为今日的过分保护会让孩子在成人后缺乏自我和自律,也难有一份责任感。
人人都有网瘾
“网瘾”是我首先反应的词汇。回忆中第一个接触的真正有网瘾的是一位小学同学,六年级时他开始和社会青年混迹网吧,接连几日没有来校就学……因为身边曾有如此鲜活的例子以及女性的性别特征,我较长时间对网络、网游带有偏见。但是网络的确在进入中国后如细胞分裂似的速度发展,从孩童时代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到今日的无线上网,计算机课程是接触Windows 98、WindowsXP、Media Player、Realplay之类的软件,21世纪初全国上下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互联网时代,我仍记得年迈的小学老师跟着我们一起学电脑、用网络时的一丝不苟,一边表达怕被互联网时代淘汰。可以说,互联网一直是以双面性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
出于对“网瘾”的惶恐,有不少家长会选择不让孩子接触ipad、智能手机,有意让孩子少接触甚至不使用网络。但是现代人享受了网络的便捷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慢”的时代。家长也许可以用权威将孩子与网络隔离,可是终有一天这些被过分“保护”的孩子要走入信息社会,应用互联网。“网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文明的副产品,并且不单单只属于青少年儿童。 互联网实质上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并且几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上班族会在家中、旅途中办公,甚至老人都会通过手机使用微信,用ipad玩游戏,人人都依赖网络。事实上,“成瘾”行为是很普遍的人类现象,如果你成瘾概念扩大到人的每一种行为,会发现人们读书会成瘾,跑步会成瘾,与人交往也会成瘾。而“网瘾”被单列出来并引起激烈讨论是因为不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身心会有巨大的伤害,特别是无休止的网游。
为何执迷于ipad?
无论是班级家长的反馈还是社会的新闻的报道,“网游”已经迷倒了大量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中的男孩。几乎每个心理学派都坚定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包括精力的消耗,情绪的宣泄,自我的实现……而网游恰恰成了最简易的实现方法。游戏中的战争场面可以轻易激发男生的荷尔蒙并调动起他们的情绪:组队作战能够满足他们的英雄梦,而一切需要煞费苦心、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得的成就感,却能够通过游戏快速达成,在现实生活成不了佼佼者,却能够在虚拟生活中成为卓越的人。这种幻境是令人陶醉的,是对真实生活的补偿。他们的英雄气概难以从暴力的游戏之中抽离,创新与才智重复于打怪升级之中,如此周而复始的时间与生命的消耗令人痛心。
如果一个孩子钻在游戏之中难以自拔,甚至形成了病态,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孩子会因为游戏而耽误前途,那么他即使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也会陷入其他事物的泥淖之中,难以自拔。ipad本身只是一台不具有感情温度的机器,但当孩子沉溺于游戏之中,绝不是“上瘾”这么单纯,这反映的是教育的缺失以及心理的空虚。
人类是群居动物,许多学生在一段长假之后会觉得无聊并想念学校,不是因为喜欢学校这个空间,也不是某位老师的课程引人入胜,而是学校有归属感,有玩伴。很遗憾的是,儿童在学校一起玩游戏的时间被大量的课业负担所占据,课间十分钟被用于做作业;音体美课被挪用为语数外课;放学时间有额外的补习 ……于是原本在学校应该用于同伴之间的社交、游戏时间被剥夺,这部分精神需要只能在回家后满足。从家庭中获得弥补。然而当下的家庭却是鲜少有父母能够胜任其责,而是用忙碌为由搪塞,扔给孩子一台ipad打发。可怜的孩子们只能通过ipad这台机器去获得精神需要。
当然,ipad只是一个产品,它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在过去,家长会对游戏机、电视剧、武侠小说、日本动漫深恶痛绝,而今天的ipad能够整合上述的所有功能,人们在焦虑青少年对网络的成瘾时,也自然地将矛头指向了ipad而忽略了它给教育的便利和生活的丰富。
缺席的教育
归根究底,网瘾现象最值得去思考的是教育。社会上有层出不穷的少儿培训班,家长千方百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偏偏缺乏家庭教育的培训班。在接受一个生命降临世界时,是喜悦更是责任,没有人生来擅长做父母,即便今日做老师的我也在不断摸索。父辈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适用于爱情,更适用于亲情。如果父母能够暂时放下忙碌,陪伴孩子运动、亲近自然,孩子自然会放下手中重复的游戏。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沟通与交流,不以强制的手段阻止孩子自由选择,理性地评价游戏,引导孩子合理地使用网络娱乐消遣,孩子也会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不至于陷入成瘾的虚幻世界。
这次风波过后,我们班的三位老师共同拟定了ipad使用协议,要求孩子删除所有的游戏软件(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最不人性化的规则),只用于学习,同时监管ipad的使用机制,即在告知老师后方可使用,否则将会承担停用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的后果。一些家长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一家人以家庭会议的方式坐下来商量。不少家庭在次日的反馈中提出了附加内容:
ipad是学习工具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娱乐的一部分,所以我不同意删除所有的游戏,我相信A可以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B同意删除所有的不必要的软件,但是希望能够保留mindcraft,在完成作业后适当娱乐。如果在学校不合理使用愿意承担后果。
C希望有使用软件的自主权,但是愿意遵守班级规章,在校期间不玩游戏,并承担责任。
……
我非常欣喜家长能够基于此和孩子共同商量,而不是全盘的接受。而诸位家长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妈妈。她在这次讨论后又进行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在家长的讨论声中她看到了文化差异,中国管理式家长式的教育与美国崇尚自由选择的教育方式,而先前定居澳洲的他们则介于两种观念之间。看了外教老师的教育哲学(放手给孩子选择,并为之承担责任),也给家长平时怎样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上了一课,去思考如何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合理使用iPad。她本人也在考虑如何把玩iPads和电脑游戏,转换成激励鼓励孩子学习的动力。同时她还与我们分享了 之前学校与小孩共同签署的关于使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的协议,学校总体的指导方针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管理下,学生应该合理使用电脑和网络资源。既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又给了家长一定的管理权,毕竟有些游戏是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的,有些网站和影片也不是18岁以下的孩子应该接触的。但同时,孩子需要放松和娱乐的时间,而且有些电脑游戏也可以促进孩子学习。
当然对于“自律”这件事情,学校家长都需要引导,毕竟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完全自律还为之过早。培养自律是必须的,但是有过程,并不是理念文化问题。即使对大人来说,我们何尝不需要一定外来约束呢。
【谁该为孩子沉迷网络负责()】我的一位朋友建议我给孩子们上一次哲学课,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追求的目标。一个孩子,若有了现实目标追求,网游也就不会是他施展抱负的王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