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借酒浇愁作《剔银灯》,初读不知词中意,读懂已是词中人

范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学者,他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底蕴,为诗词之大宗,而且还有具备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抵御西夏,立下不少的功劳。庆历年间,党项扣边,陕西沿边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毁灭,为抵御西夏侵犯,宋朝派遣范仲淹到陕州驻守,防御西夏,不负众望,范仲淹整军经武,大力改革,革除很多不良的习气和作风,严格军纪,多次抵挡了西夏人的侵略,期间写下千古名篇《渔家傲》,盛赞边疆将士为国之心和思乡之情。
范先生的诗不仅娟秀细腻、文彩斐然、率性洒脱,充分表现他才华横溢和学富五车的良好身世背景和学问出身,同时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军旅之气,萧瑟肃杀和轻微彪悍的气息,不同于其他文弱书生,百无一用,除了读书,这是范先生的诗词给人最大的不同,刚柔并济,柔中带刚,深谙阴阳和谐的道理。
范先生有这样一首词,以戏谑和非正式的口吻,夹杂阑珊酒意和不平之气,娓娓道来,谈古说今,以古代人物谈自己感受和经历,抒发自己人生感受,自有一番滋味。
这首词是范仲淹与同为大学者的欧阳修一起喝酒畅谈,两人都经历了新政失败,都遭到打压和贬谪,都不受当权者的待见,有志难伸,壮志难酬,心中一股郁闷之气毫不掩饰,共同的人生经历和宦海浮沉,让两人惺惺相惜、意气相投,本就是文人脾性的他们,“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唯有解酒消愁,趁机吐露出心中的不快和愤懑。
《剔银灯》
【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上阙以聊天的口吻,叙家常一样讲起昨晚看三国志,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龙争虎斗,智谋频出,征战不休,机关算尽,劳心劳力,为的是扫平天下,统一诸侯,立万世不灭之威名和基业,可惜结果三把火(曹操乌巢烧袁绍、孙刘乌林烧曹操、陆逊夷陵烧刘备)烧出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只不过是为司马氏做了嫁衣裳。现在想想,与其当初那样拼死拼活、斗得你死我活,还不如平淡一生,与刘伶美酒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邂逅,醉卧一场,醒来方知人世间一切如故。
下阙重点抒情,很少有人能活到一百岁,少年时期不懂事不通俗物,年老时候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身躯憔悴羸弱不堪。想想也只有中间那十来年的美好时光,意气风发,慷慨激昂,有冲劲有创劲的宝贵岁月,怎能将如花岁月放到争名夺利和追逐功名利禄上,虚度和浪费光阴。纵使你是一品高官,享受高官厚禄,都难以逃脱年老体衰双头白发的人生命运呀。
全诗以诙谐幽默的口吻,以戏谑和调侃的语气,描述了新政革新失败后诗人内心的苦闷、失落、愤慨和不甘,充满颓废不前、及时行乐、借酒消愁的灰色场景和情感诉求,以历史来讽刺现在,借以抒发内心强烈的愤懑情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志趣投机言语多”。
【范仲淹借酒浇愁作《剔银灯》,初读不知词中意,读懂已是词中人】全诗将逆境中不平遭遇抒发出来,将诗人身处苦闷、沮丧的阴影描写的十分传神,新政失败后对诗人的打击和创伤非常大,唯有借酒才能对故人倾诉出真情实感,以口语和朴素的语言,可见诗人隐藏之深,隐藏之苦,将平日不可说或不能说的话,一股脑的倾泻下来,显得诗人更加真实和立体,真情实感表达的栩栩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