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设备杂谈:Micro LED的赛道与肉眼VR等效分辨率

9月18日,国家“十三五”新型显示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对接及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韶关隆重召开,围绕印刷OLED、Micro LED显示、Nano LED、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显示产业当前和未来亟需发展的关键装备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oled|显示设备杂谈:Micro LED的赛道与肉眼VR等效分辨率
文章插图

笔者有幸能够参与到此次重要会议中,在了解到诸多显示行业前沿动态、制造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也通过来自季华实验室、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解答了我的两个疑问: “为什么LCD、OLED等显示技术与LED显示技术几乎不存在设备大小方面的交叉?”以及“人眼的等效分辨率约为多少?”
看似昂贵的Micro LED如何在超大屏领域站稳脚跟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其中包含着两个小部分:LCD、OLED这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桌面显示技术为什么少见100吋以上的产品和应用;LED显示,包括Mini、Micro等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即使有着提高像素密度的发展趋势,为什么也没有真正进入55吋以下的中小型屏幕领域?
oled|显示设备杂谈:Micro LED的赛道与肉眼VR等效分辨率
文章插图

这里简单给出结论,就是由于这几种显示技术的制造与性能特性,更直接来说是成本因素,决定了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领域与应用场景。以较为前沿的OLED与Micro LED为例,前者采用喷墨打印有机发光材料于基板上为主要生产方式,后者以大量生产微型OLED单元,再批量转移至基板为主要生产方式,这两者的工艺决定了其封装方式,以及比较适合的像素密度范围。
以OLED来说,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单块OLED屏最大应该为88吋8K分辨率,要想制造更大的OLED屏就需要单块更大的玻璃基板,或采用(几乎)无边框封装技术+多屏拼接。前者有相当的技术空白,以及成本、良率等负面因素,后者以LG在仁川国际机场的项目为例有过小规模应用,但没有推广开来,属于“炫技”范畴。同时这两种技术手段还要面临另一个更直接的问题:以OLED常见的像素密度水平而言,要生产或多屏拼接出100吋甚至200吋以上的巨幕会使分辨率高得毫无意义。在室内室外这类巨幕场景下,观看者的距离基本都达到了数十米以上,画面再怎么细腻也不太能让人看出来,同时还会徒增显示信号输出设备的负担,最终还是会回归缩放显示,浪费了这块超高分辨率、超大尺寸的OLED“巨幕”。
oled|显示设备杂谈:Micro LED的赛道与肉眼VR等效分辨率
文章插图

Micro LED方面,先前也有不少文章提到过这一技术的进展,目前像素间距正向着P0.4(也就是0.4mm)左右发展,这一点决定其暂时无法进入对像素密度要求更高的小尺寸显示领域。即使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使像素间距来到0.1-0.2mm之间,批量生产出2K分辨率显示屏的成本依然远高于同分辨率相近尺寸的LCD与OLED显示屏,基本上不具备竞争力。但在超大屏的领域,Micro LED相对曾经的小间距LED或Mini LED技术有着更多优势。
笔者先前对于Micro LED的应用仍存在着成本方面的误解,认为这一类型显示技术尚且过于昂贵,但在此次研讨会上了解到更多行业信息后得知在相同的大尺寸显示同分辨率情况下,Micro LED能够实现与Mini LED相比降低70%以上的成本,具有相当强大的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这就是为什么看似昂贵的Micro LED依然有众多力量进行研发攻关,并能在超大屏领域站稳脚跟。
从单眼VR等效分辨率到开创性的NLED技术
第二个问题的解答算是本次研讨会议程中的一个意外收获,从来自福州大学的主讲人对新型显示技术NLED的讲解中,我们得知单眼VR等效分辨率约为15360*8640,也就是大约为定义中的16K分辨率,还仅仅是单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