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和时间赛跑
你能“赚”到时间吗?
在金钱上,我们通常用“赚”来表示一种相对净流入的状态,不过这种状态可不限于金钱,时间也一样可以赚。
很多人会认为时间是一个常量,但其实我们已经从爱因斯坦那里知道了时间是一个变量。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的,即便从我们的人生经历来看,时间也依然是一个变量。
古语有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说,老人的经历更为丰富,所以看过的、听过的、懂的东西更多,有更多的经验可用于趋利避害。
但这句话的毛病是,老人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世俗年龄上的定义,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经历有着太多的不同,所以单纯地计算多少次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了多少印记,以及它给人带来了多少意义。
因为有些人只需几年就能走过另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于是,这些人的寿命就相对长得多。所以,寿命也好,年龄也罢,本质上都是个相对概念,它们的相对性是由“时间是变量”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
像金钱一样,我们也希望赚取更多的时间,那么如何来体现“赚取时间”的这个过程呢?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经历”来表示。
举个例子,若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自己的经历,还是身边的环境都几乎没有变化,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近似活了一日而非几十年。因为仅有当不同的经历出现时,时间对他而言才产生了新的意义,经历差距越大,他赚到的时间就越多。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赚取时间这回事也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单位时间做事的数量。在事情类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事情越多,我们可以说他赚取的时间就越多,因为其他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与他同等的人生经历。
第二,单位时间做事的类型。在做事的有效时间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事情的类型差别越大,我们可以说他赚取的时间也越多,因为他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虽然丰富不代表成就更大。
所以归纳起来,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为自己到更多的时间呢?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练习迅速达到一个“再花时间下去、投入和产出比就不划算了”的状态,然后迅速切换到新的领域,这时我们所赚取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个最大值。
别让自己成为“谋杀犯”
当我们说到“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候,我们的潜台词是:“时间很重要,需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去珍惜。”对于这样的句式,很多人会理解成比喻甚至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其实不然,这并不是什么修辞手法,因为时间本来就是生命啊。
如果我们将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方格子来表示,一个月表示一格,也就只有900多格。当时间流逝的时候,我们通常只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不足以引起警惕,但当格子一个个被填满涂黑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就有直观的印象了。
因为,此时的你能明确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损耗也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体会,所以,时间真的就是生命,它绝不是一个比喻的句式。
另外,我们在滥用时间上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些明明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习惯于去寻求他人的帮助,但这种做法不仅消耗了自己的时间而且也浪费了他人的时间,甚至可以说你是在变相谋杀,因为你将他人的某一部分生命为己所用,并让它毫无意义。
例如,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以“我遇到了困难”为由向他人寻求帮助,而事实却是这些所谓的困难大多都能在网络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你却非得让他人给予详细解答。
如果一个人确实接触不到网络,又急着需要答案,那么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给出对方需要的价码就行了。如果不是,这就是一个很坏的习惯,往大了说,是心地坏。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与你的同等重要,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都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寻找答案,何以有自信认为别人会为了你浪费生命呢?
所以当你准备占用他人时间的时候,请小心翼翼地征求他人的同意,并养成付费的习惯。这样珍惜他人时间的习惯听来似乎很容易养成,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行,但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在此之前你必须先提升自己的时间价值,当你自己的时间价值不高的时候,你是不太容易珍惜自己的时间的,因为浪费就浪费了,你不心疼。
当潜意识里有这样的习惯和想法的时候,你自然不太容易珍惜他人的时间,因为你并没有感同身受,反而会认为过度追求这种做法是小题大做。
所以,请先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值钱一些,然后记得为别人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支付更合理的价格。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多关注自己,少操点闲心
还有一些人在滥用时间的方式上,表现为随意挥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经常无意识地切割大块注意力到碎片化的事情上,且与自己毫无关联的那种,用俗话来说就是操别人的心。
操别人的闲心也分三种:
第一种是真操别人的心
这些人并不坏,但很容易踩过别人的界。如果用个短语来概括,可以是“没有界限感的好人”。他们通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到了后来往往分不清楚事情本身到底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白白浪费了注意力,还很容易惹人反感。
第二种是假操别人的心
这类人占比也不少,借着替你操心之名,其实操的是自己的心。比如很多父母催婚和催生的理由往往是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压力,他们替儿女的终身大事操心,其实只是为了自己能减轻一些社会压力而已。
第三种还是假操别人的心
但与上一种不一样的是,这类假操心的人不仅不是借操心你之名,得利己之实,甚至还带着坏心,盼着你不好。他们千方百计地打听你的狗屁倒灶的事情,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点慰藉。
你要是好好的,他们反倒给自己添了堵,但你若是真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能在明明得不到任何利益的前提下,自己创造出利益一一心里暗爽。这类人的注意力滥用可以说是最严重,也是产出最低的。
经常性地操别人的闲心是一种病,我把它叫作“注意力失位补偿”,即一个人没有找到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可替自己操心的,于是就只能把失去焦点的时间和注意力随意乱用在他人身上。只要能有个事情让他进行补偿和聚焦就可以,哪怕与他毫无关系,也产生不了什么收益。
每个人都只有这么点时间和注意力,操心别人的事越多,自己可操心的事就越少。
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专注在自己身上;越是在能力上已然落后的人,却由于不知道怎么替自己操心,或得不到太多值得替自己操心的机会,而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随意乱用,因为反正自己觉得自己的单位时间也不怎么值钱,结果就造成了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有时候财富的马太效应也不只是财富本身造成的,每个人在认知上、能力上也符合马太效应。
4点建议,摆脱浪费时间的困境
1.寻找高效时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段,有的人是清晨,有的人是夜晚,还有的人是中午或者下午,所以那些千篇一律地号召所有人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其实并不准确。
要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上的使用效率,就应该先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试着将同一项工作任务放在不同时段去完成,最后对比哪一时段内工作效率更高,就是一个确定自己高效时段的好办法。
在明确了自己的高效时段以后,尽量把每日最烧脑或最希望收尾的任务放在这一时段来完成,以保证脑力的高效利用。
2.远离噪声干扰
作为一个有好奇心的正常人类,我们很难对“叮咚”的声音充耳不闻,也很难对闪着小光点的黑屏手机视而不见,以至于很多人都有红点强迫症和信息恐慌症。
不过这都没有问题,因为这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即时获取的猎奇心理和乐趣很容易就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并让我们无法停止。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尽量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工作。我有很多作家朋友在写作时旁边都是不放手机的,因为写作是需要整块时间来完成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得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避免聚拢的思绪被突然打断,增加时间的无效消耗。
3.明确任务目的
由于人是天生的多线程动物,因此,我们在处理任务时常常会“跑偏”。比如找几个朋友谈点事情,明明主题是合作推广一个新产品,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家长里短,最后在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只能拿出一个四不像的方案草草收尾。
这种事情十分常见,其实并非是朋友之间只能聊工作不能谈感情,而是清理任务目的和主次是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
我们必须要记住自己当下的任务目的——我来这里做什么以及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多线程处理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时刻保持界限,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有关自控的问题,但其实有没有养成任务目的第一性的习惯才是关键所在。
4.丰富时间经历
【人生就是和时间赛跑】
如果你在流水线上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那么哪怕你将时间的利用效率调整得再高,也不是赚到了时间。因为几十年如一日本来就是一日,你不仅没有赚到时间,而且单纯的从时间角度来讲,你还荒废了生命。
所以,当我们耗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一领域,却发现进步开始趋缓时,就要考虑去别的地方“赚时间”了。
这并非是对匠人精神的不敬,只是从使用时间的性价比来看,如果花费了四个20%的精力,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到80%,通常来说,无论是在成就上还是经历上,都会比在一个领域花上80%的精力,最后做到90%的程度要更加出色和划算。前者还没算上各个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创造力。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通常把由生到死叫作一辈子,那么每个人显然都只能活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赚时间。
既然有上限,那么多赚时间就可以比别人活得更久,这是对生命最原始的渴望。始终将时间的性价比放在对时间的使用选择之上,则是实现这种原始渴望最理性的方式。
推荐阅读
- 急于表达——往往欲速则不达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第三节|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12)
- 爱就是希望你好好活着
- 20170612时间和注意力开销记录
- 2.6|2.6 Photoshop操作步骤的撤消和重做 [Ps教程]
-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 眼光要放高远
- 赢在人生六项精进二阶Day3复盘
- 学无止境,人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