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13.27|【论语导读】13.27 刚毅木讷

【论语导读】13.27|【论语导读】13.27 刚毅木讷
文章图片
【论语导读】13.27刚毅木讷
【【论语导读】13.27|【论语导读】13.27 刚毅木讷】《论语》子路第十三第二十七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孔子说:“刚直、坚毅、质朴、讷言接近于仁德。”有人把这句话断句为:刚毅、木讷近仁。如日本学者东条弘在《论语知言》中说:“讷者,其口讷讷然也。刚毅是一连,木讷是一连,不可分为四。”说为两种品德,读起来似乎是更通顺,符合现代语言习惯,但其实是不合理的,一是在《论语》中除此之外,找不到刚毅,木讷放在一起使用的更多的例子。二是在孔子时代,更多的是单字词。也就是把“刚、毅、木、讷”通常理解为四种品行是符合当时的话语习惯。理解这一章的关键在于这四者为什么是接近于仁德,但不是等于仁德。
刚,刚直,强志不屈挠,威武不屈。毅,坚毅,果敢坚决。木,质朴。讷,讷言,钝于言,属于内心明白,但不轻易开口说出来,或言则有中。如此,刚、毅、木、讷都有良善的品质,刚者毅者不会有令色,木者讷者不会有巧言,所以接近于仁德。为什么不是等于仁德呢?这就跟孔子要求的仁德有关,孔子崇尚的仁德是具有中庸之道的仁德。而刚、毅、木、讷是虽然品质良善,但因其特性使然,很难达到中庸的美德标准。中庸君子文质彬彬,敏于事而慎于言。而刚者毅者,易敏于事,也易敏于言,言之不慎。而木者讷者,易讷于言,也易呆于事,行事不敏。这四者都难于达到完美的中庸之仁。
所以,刚毅木讷近于仁,而不等于仁。


白云山人2018051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