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邪恶,她的反抗,她们的和解

她的邪恶,她的反抗,她们的和解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在听上官文露解读的《金锁记》里,我们解读了《金锁记》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在封建大家庭姜公馆的处境。

而今天,我会把我听到的解读继续分享给你,譬如曹七巧是如何把她自己的残缺强加在她女儿身上的?
那么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曹七巧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所以她才必须要步步为营、勉强的生存下去,更不会有人关注她的情欲还有压抑在她内心的痛苦。
那么在现今的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能够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种与世界的疏离感,但是很少有人会像曹七巧一样被这个世界抛弃得如此彻底了,她可以说没有任何人能够依赖,而她背后还有一双要依赖她的小儿女,所以后来她变得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金钱,因为她觉得只有金钱才能够让她和她的儿女实实在在地存活下来。
那么这样的一种认知,其实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抱持着。
不是吗?
但是金钱带给人的安全感毕竟还是很冰冷的,所以也是很有限的,它能够给你带来一种外表的强势与自信,但是你这种强势对应的一定是你内心的空虚和脆弱。
《金锁记》(二):眼泪流干,跟全世界翻脸的“英雄”曹七巧
所以上一集我们讲到分家之后,当那位曾经煽动过她的三少爷姜季泽又来找她了,而且还跟她说了很多甜言蜜语,而曹七巧这个时候也判断出了这位姜季泽是奔着利益而来,可是她的内心还是免不了无可抵挡地激荡了起来……
因为这个时候的曹七巧早已领略了这个世界的薄情寡义了,所以说她不能够轻易地再去相信任何人。
勿庸置疑,曹七巧是非常渴望姜季泽来爱她的,但是在一些甜言蜜语之后,当季泽假装无意地谈起了可以帮七巧卖田地的时候,七巧就马上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所以她突然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这个场景非常的突然,因为就在上一刻,七巧的内心还在柔软着,我们似乎看到她很快就要被姜季泽打动了。
有那么一刻,她甚至也相信她之所以来到姜家就是命中注定要与季泽相爱,这也可以说是曹七巧生命的仅存的一丝喜悦和希望,因为除此之外,她的整个青春还有她的生命的希望都已经被这个世界榨干了。
所以,当季泽来找她并且向她表白时,七巧的内心一定是有一种错觉的,那一刻她仿佛觉得前半生错过的一切都能够重来一遍。
而恰恰是因为这个愿望是那样的强烈,又是那样的孤注一掷,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最后的一点希望也可能会成为利益的傀儡时,她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变得歇斯底里……
那么这一刻,也可以说,曹七巧生命里的最后一丝光亮消失了。
每当我对生活感到一丝绝望的时候,也总是能够想到曹七巧,她在无尽的痛苦与疯狂中不停地撞墙时的场景。
我们看到曹七巧的时候,可能都很难理解,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条死胡同,而唯一的一个窗户也被她自己给堵上了。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是纯粹的,但是对于曹七巧来说,过往的人生已经全都被所谓的苟且和利益占满了,所以在她的意识深处,她想给自己的感情保留最后那么一点干净的地方,可是我们看到的偏偏是这么一点少的可怜的诉求反而摧毁了她改变人生的最后一丝可能性。
“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七巧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最后一扇窗关上?
哪怕就是因为利益,这个男人就是为了你的钱而来爱你,这样不行吗?
就不能为了哪怕是一种欺骗的爱而沦陷呢?
我们说女人不是经常会被爱放弃抵抗冲昏头脑吗?
但是曹七巧不一样,她的钱可不能被骗,因为那已经是她生存下去唯一的资本和资格了,而我觉得这也正是张爱玲能够称她为她笔下的“英雄”的原因,就是她毕竟没有为了自己的情欲而冲昏头脑和放弃自己所有的尊严和资本。
这真是无奈到极点,但这也正是曹七巧最终会成为那样的一副不可理喻的形象的真正的原因,因为曹七巧想要的,就连假的情感她都得不到,亦或是说她都没有资格得到。
所以面对感情乃至面对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是不是还是糊涂一些好呢?
就像之前,我们在《留情》里面讲到的,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爱和利益是不是本来就没有那样明显的界限呢?那只是生存的必需品,不论是金钱还是爱,仅此而已。
那就在姜季泽离开的那一刻,曹七巧也突然明白了这一点,可是一切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曹七巧从窗户里看着姜季泽渐渐远去,也就是像在看着自己的生命在渐渐干涸。
从此她的生命就只剩下了黑暗与绝望,但是时间并不会因为你的绝望而静止呀,她还要一秒一秒地压着心跳过……
在此处,张爱玲把七巧的眼泪比作贴在脸上的珍珠帘,这个比喻实在是太高明了,这会不会让你想起《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佟振保说的那句“然而眼泪也只是身外物”?
当一个人的眼泪不停地流,流到干涸、流到失去了知觉,那么她的灵魂也就会逐渐地变得封闭而麻木,曹七巧就是这样。
当她流干了眼泪的时候,她也与世界彻底隔绝了。
世界抛弃了她,她也反过来抛弃这个世界。
曹七巧已经失去了现在和未来,但是那些过去的事情却是永远无法从她生命中抹去了,那一句“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会让我们忍不住觉得胆寒。
对于七巧来说,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真的会变成鬼影子啊,挥之不去,把她自己也变成了她不认识的那个模样。
之后,七巧的生命也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子,并且牢牢地笼罩住了她与她的儿女,让她们一起和这个世界割裂开来。
那从这里开始,张爱玲也在展示一个静止的、没有爱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怕。
如果说她自己的悲剧还是出于无奈,那么她在无意识间对于儿子长白、女儿长安生命地压抑和摧毁才真正让我们看到了人心的毁灭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从这件事情我都能够感觉到,这个时候的曹七巧已经失去了感情,她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变成了一个麻木固执、凶狠的存在,她对于人世的偏见已经到达了一种病入膏肓的地步了。
她已经忘记了自己年少时的渴望,忘记了她心里最后的一点纯粹,她是用自己的偏执和麻木在保护着她的儿女。
她总觉得她们面对的是和她一样的世界,就是一个冷酷无情、翻脸不认人的世界,但是她忘了长安和长白都有她们自己的声音,张爱玲狠心地让曹七巧摧毁掉她两个孩子年轻的生命,只是为了让人们明白:
即使这世间的爱总是千疮百孔,但如果没有爱,我们的人生将会是多么的绝望和恐怖啊!
那我们继续来看曹七巧,对于女儿长安的影响。
长安幼年时因为母亲的压抑而选择放弃读书时,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曹七巧曾经被那个无情的世界所侮辱和伤害,可是如今她自己又在不经意间变成了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伤害着长安对于未来充满渴望的心。
其实张爱玲笔下很多像长安一样的女子,就是心中有爱的期盼,但却只能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沉浮,而他们的痛苦和眼泪也会显得分外动人。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会被生活所羁绊,也永远有人会去用眼泪灌溉她那颗不想失去的心。
那么相比曹七巧,长安告别于这个世界的姿势就如书里面所说的,是那样的美丽而苍凉。
那也是因为这种美丽的存在,长安的心灵还不会像曹七巧一样完全的麻木。
她的生活还有改变的可能性,这个故事我会在之后详细地为您讲述。
而这一句“走的干净,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也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离开这个世界时的姿态。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七天后才被人发现,在那个公寓里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
那么张爱玲在生命走到难以为继的时刻,也像她小说中的角色一样,一个宁静而苍凉的手势,自己结束了生命。
你也许会说,张爱玲的这个告别是彻底的决绝,那么长安的人生也会经历一个决绝的告别,但不是现在。
现在的她只是初次尝到人生的种种局限,我们来看这次告别之后长安的变化。
有时她也觉得牺牲的有点儿不值得,暗自懊悔。
然而也来不及挽回,她渐渐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
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地跟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母亲了。
书里面说,长安最后还是变得越来越像七巧,这真的是讽刺,可偏偏又是无比的现实。
我们每个人不都有这种可能吗?就是逐渐地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但是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地过下去,毕竟生命还没有走到尽头,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对于长安也是这样。
而对于七巧来说,她的生命已经没有未来了,只有逃不开的过去。
【她的邪恶,她的反抗,她们的和解】她沉溺于过去之中,似乎没有美好,只是在把过去的阴影强加在她周围的每一个人身上。
那这一次,她把目光投向了儿子长白以及他的妻子芝寿身上,在这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金锁记》三: 封建家庭的婆媳争斗,无可逃避的惨烈牺牲
曹七巧与自己的儿子长白之间产生了一种超乎亲情之外的微妙的关系,而这也是小说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点。
另外一方面,曹七巧把所有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愤恨全都发泄在了儿媳芝寿的身上。
七巧的世界是狭小的,仅仅只是她的亲人,所以被她施加报复的也是她的亲人。
的确是这样,七巧扼杀了自己希望的同时她也扼杀了她周围所有最亲的人的希望,比如说在新婚的第一夜,当儿媳妇芝寿刚刚进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曹七巧就忍不住要用她刀片一般的嘴羞辱她的儿媳妇。
这新婚夜上,曹七巧对芝寿的羞辱还只是一个开场,在今后的日子里她是愈发地变本加厉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日常的生活里曹七巧是怎样从心理上折磨芝寿的。
其实从曹七巧之前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可以预料到将来她一定会虐待她的儿媳妇,是会给她儿媳妇难堪的,但是七巧选择的方式还是会让人不禁胆寒,她居然当着众人的面用关于夫妻性爱的话题来羞辱儿媳。
我们都知道,七巧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对情欲的压抑中度过,她的欲望一直都在被打压。
但是我们说情欲作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被消除的,过多的压抑只能把欲望转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亏欠她什么,她就要把这种亏欠加倍地报复给世界。
于是她的儿媳妇变成了这个世界的替罪羊。
曹七巧拼命地去羞辱芝寿的情欲,并且在这种虐待中她获得了一种变态的快感。
从这我们当然都能够感受到情欲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而这里面的情欲还不只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这种展现,还涉及到了一个男人,那就是七巧的儿子、芝寿的丈夫长白,我们来看曹七巧在她的儿子长白结婚之后是怎样来看待和对待他的,而她们母子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也在这一分钟凸显了出来。
长白就是一个弱小而麻木的存在,他甚至没有像长安一样挣扎过,似乎一直以来他就是曹七巧的乖儿子,那么作为一位丈夫,他身上缺乏的正是一个男人或者是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力量。
而七巧又是那样的一个不完整的极端的人,所以她对长白的爱必然会是扭曲的,因为她的前半生几乎失去了所有爱的可能,所以她的后半生对于她儿子的爱就变成了一种疯狂地占有。
当然,她没有办法从儿子身上获得她缺失的情欲的满足,但是她却可以在一个男人对她完全的依附中获得一种满足感。
那么儿媳妇芝寿的到来就把她仅剩的这种满足感也剥夺了,更让曹七巧无法接受的是芝寿还从她儿子的身上获得了她这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情欲的满足,这种心理的失衡就导致了一种变态的语言暴力,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摧毁芝寿的幸福才能够去弥补她自己的不幸。
曹七巧的言行举止当然是可以称得上恶毒了,她一方面让儿子长白整天地伺候她,让儿媳妇芝寿见不到丈夫的面,另外一方面又用男女之事来羞辱芝寿,那就是在精神上把芝寿打垮。
我们看到这里面的母子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占有和屈服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报复的手段,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庭关系其实远远不止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孝顺这么简单。
在张爱玲的笔下,从来都没有一种完全纯粹的感情,即便是亲情。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残缺,而且有些残缺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甚至很难被我们自己意识到。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也就不会有完美的爱。
也就是当父母之爱变成了一种占有,这种爱同时也会变成一种摧残的力量。
而反过来,当儿女的孝顺变成了一种依附,那么儿女也就会失去自己本该拥有的生活,所以有时候所谓的爱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懦弱、越来越不像我们自己,那么现代人其实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对那些所谓的纯洁无私的爱保持警惕。
在曹七巧的羞辱之下,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芝寿的无奈与绝望是似曾相识的?
长白,这样的一个丈夫是不能给芝寿任何的依靠和满足,那么这和曹七巧曾经的那位瘫痪了的丈夫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说在精神上长白是完完全全的瘫痪了的,那之前我们说长安变得越来越像曹七巧,其实芝寿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曹七巧,只不过她不像曹七巧那样还懂得抵抗,她的生命是一片彻底的绝望与黑暗。
我们看芝寿她挂床账却挂不上去的这个动作,是不是也能够联想到曹七巧在无数个昏暗的夜晚不断地往墙上乱撞的情景,那应该是一样的痛苦、一样的绝望,个中滋味只能独自享受。
这真的是很讽刺啊,七巧和她的儿媳妇芝寿其实面临着相似的人生困境,但是两个人之间却是完全的隔绝也不理解,甚至是报复。
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周遭的人,你会发现其实往往是两个品性或是境遇非常相似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互相地诋毁、甚至是成为一对仇敌,这就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很有可能把生活当成了一种占有,尤其是现在大家都非常地缺乏安全感,对彼此的隔绝就是因为害怕对方比自己拥有得多,害怕对方比自己过得好。
不是吗?
而且你还会发现你仇视别人的那些东西正是因为他身上有你自己的某些特质,而这个特质恰恰是你最不敢去承认和面对的。
所以说,我觉得当一个人真正地了解了他自己,他才能学会慈悲,才能学会如何去谅解他人。
曹七巧这一生机关算尽,到最后她想要的只不过是那一点真心,可惜她占有的方式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于是她这一辈子便步步都是错的,那这一次她又把芝寿逼到了绝境。
在芝寿生命的最后,她甚至害怕把床账放下来,她害怕的东西也许正和曹七巧所害怕的一样,就是那些潜伏在生命里的不知道何时会冒出来的鬼。
读到这儿,我们都会觉得这个故事太过于压抑了,但是在张爱玲的笔下从来都没有一片光明的希望,但同时也没有完全的绝望,而且《金锁记》里这一丝仅存的希望就体现在了之前我们已经说过的她的女儿长安的身上,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长安此时的状态。
长安不但吃起了鸦片,直到30岁还没有嫁出去,这样的人生真的还有改变的可能性吗?
但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张爱玲真正的高明之处才显露出来。
《金锁记》四:脆弱导致疯狂,柔弱暗藏力量

《金锁记》通篇都让我们觉得这是个很黑暗的故事。
长安终于遇到一份真心的爱,而在这份爱情整个的开始、发展、毁灭的过程之中,我们能够发现关于爱和人生的终极谜题,我们也会明白一个普通人到底能够拥有怎样的力量。
那在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长安在母亲曹七巧的压抑之下已经变成了一个会搬弄是非的、活脱脱的小七巧,而且后来又开始吸食鸦片。
但是,在这千疮百孔的命运之下长安的生命里其实还保存着一份鲜活而美丽的东西。
那么当长安幼年时因为母亲的压抑而选择放弃读书时,张爱玲是这样来描写长安当时的感受的,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这是我很喜欢的张爱玲的一句话,因为能够在放弃中感受到美的人她的内心也一定是有力量的。
而这次长安的相恋也是长安的堂姐长心为她安排的一次相亲,对象的是长兴同学的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表叔,名字叫童世舫,那长安当然要瞒着家里,尤其是瞒着七巧去赴约。
长安初次相亲的感觉一定是紧张和不自然的,张爱玲是这样来描写她当时感受的----“身体完全是多余的,缩也没处缩”。
从中可以看出,长安已经被压抑得太久了,所以她遇到异性的时候她一定会感觉到一种自卑和不安的。
那么相比于童世舫的泰然自若,长安就显得非常的紧张,这让她几乎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很紧张,但是长安的内心一定也是充满了激情和喜悦的,张爱玲说她数着手上的指纹,眼睛注视着玻璃窗上霓虹灯的光,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外表几乎是静止的但是她的内心就像是玻璃窗上映出的花一样在那一瞬间苏醒了过来。
我们来看长安给童世舫第一次见面之后留下的印象。
世舫多年没见过故国的姑娘,觉得长安很有点儿楚楚可怜的韵致,倒有几分喜欢。
他,留学以前早就订了亲,只因他爱上了一个女同学,抵死反对家里的亲事,路远迢迢打了无数的笔墨官司,几乎闹翻了脸,他父母曾经一度断绝了他的钱粮,使他吃了不少的苦,方才依了他解约,不幸他的女同学别有所恋,抛下了他,倒让他埋头读了7、8年的书,他深信妻子还是旧式的好,也是由于反应作用。
其实长安的身上有一种跟七巧年轻时很相似的那种美感,这种美感就是连她们自己恐怕都没有意识到的,但是童世舫却敏锐的捕捉到了这种美。
所以虽然是初次见面,两个人都没怎么说话,但是某种深层次的交流已经在两个人中间展开了,而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是爱情里最迷人的一部分。
因为长安年纪已经很大了,曹七巧当时又刚巧得了病,所以说她便暂时默许了这段感情,那么长安和童世舫也就很顺利地订了婚。
张爱玲用她这几段文字,告诉我们爱情的魅力无关其他,甚至和语言也没有关系。
比如长安和童世舫之间的感情的美,就美在他们是用身体里最原始的情绪或是荷尔蒙在交流,就像童世舫所想的那样,在爱情里言语究竟没有用,久久地握着手就是较妥贴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这真的让人觉得是一种很高妙的浪漫,因为它去除了所有的包装和雕饰,只剩下了两个生命之间那种最纯粹也是最本质的交流,所以说我一直都觉得最高级的浪漫根本不需要任何的依托,因为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才是最给力,太多的包装之下里面的感情反而含金量会很低。
那读到这里,我们也一定都希望,长安就能够一直这样爱下去吧,因为这样的感情,太美好了,也太珍贵了!
但是生活毕竟不是影视剧,也不会有太多那种我们所期待的大团圆的完美结局,长安也是一样。
她终究还是要面对她的现实,也就是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母亲。
那我们看这个时候曹七巧站了出来,而且她的病一恢复就马上开始试图摧毁长安的爱情,而在这种无情的毁灭之中,其实也埋藏了人生更多的况味。
我们就一起来看曹七巧是怎样对待热恋中的长安的吧。
曹七巧对女儿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她有着一个母亲本能的那种对于女儿的担忧和保护,但是在这种忧虑之中,同时又掺杂了曹七巧自己的很多私欲,就是在意识深处曹七巧对于长安的快乐其实是很嫉妒的,因为她这辈子最不可及的情与爱,在女儿这里却轻易的得到了,所以她实际上是难以接受这种命运的不公,于是她又开始变得歇斯底里了,我们继续来看曹七巧是怎样来攻击长安的。
曹七巧在长安订婚的时候反悔了,在往后的日子里她就愈发地变本加厉,而此刻的曹七巧,我们很难再从她的身上看出一点点母亲的温情与爱。
那如果我们不知道她曾经的过往,这样的一个人真的是会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曹七巧自己也没有办法,你尽管可以说她可恨、说她残忍,但是她却只能这样做,因为她控制不住自己,她要把她所遭遇的委屈在无意识间都发泄给她身边的人。
但是,曹七巧真的是唯一的罪魁祸首吗?
我们不要忘了,她也是一个被侮辱、被伤害的活生生的人,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折磨自己和别人,其实在残忍的背后都可能是流干的眼泪,曹七巧在完全失去了感情之后她真的什么都可以做出来。
这是怎样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母亲,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败坏自己女儿的名声,那长安也终于明白了过来,无论她自己怎样努力,她母亲都一定会阻止这段感情,长安心中还有一种真正涌动着的爱,她想为这份爱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所以她宁愿主动与童世舫分手,宁愿让这份爱在她最美的时候结束。
就这样,长安跟童世舫提出了分手,童世舫当然会感到不解和惋惜,但是作为一个西派的人物,他也是尊重长安的决定的。
不过之后,他仍然想和长安做朋友,于是他也依然常常请长安出去,他对长安的家庭、长安的痛处还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喜欢长安这个人。
但是之后,长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知道了长安还跟童世舫藕断丝连、有联系后,这位曹七巧,她便悄悄地请童世舫来家里吃饭,她要干什么呢……
就这样,曹七巧摧毁了长安的爱情。
那么在这里,张爱玲是第一次用了“疯子”这个词来形容曹七巧。
的确,从她的外在形象里我们已经看不到任何的人性了,而这几句话确实把曹七巧的内里撕开来。
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曹七巧有一个疯子的谨慎与机智,她怕话说多了,要被人看穿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七巧的疯其实不是一个精神病人似的疯狂而是一种极致压抑之后的爆发。
我们都知道,曹七巧年轻的时候因为她没有地位,在那诺大的姜公馆里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精神上的摧残,那样的经历给她留下了太多的阴影,所以她很害怕别人打断或是质疑她的话,于是当她从姜公馆里出来独立了之后,她就用一种近乎恐怖的外表来震慑他人,而且这震慑果然也起到了效果,童世舫被吓退了,长安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她的最爱。
在告别自己生命的最爱时,长安却没有哭、没有闹,就安静的看着这个摧毁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的庭院,看着那个决然离去的爱人。
相信读到这儿,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忍不住去责骂曹七巧。
但是接下来,张爱玲就将她的笔锋转向了曹七巧的晚年,催动我们看到曹七巧晚年的状态的时候可能都会不忍心再去骂她了。
我们之前说过,曹七巧的眼泪已经流干了,所以之后她才会变得麻木而疯狂,但是在她生命的最后她又流出了眼泪。
在眼泪中她又重新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她其实本来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的,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再重来……
读到这里,似乎一切的美好都被摧残了,让我们的心里都充满了一种莫名的绝望,之后是暗淡。
但是别着急,我们之前也说过,在《金锁记》这黑暗的最深处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之光,这希望之光就是长安,而长安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希望之光。
长安在面对生命里每一次无奈的失去时,都显得那样的柔弱、镇静,就连最后她目送童世舫离开时的那个场景都是那样的美丽而苍凉。
在长安看似最柔弱、最懦弱的送别里,其实隐藏着最大的倔强和力量,而反过来我们看曹七巧,她是一直都在用罪恶来对抗这个世界,在她看似强硬的外表之下是一颗早已破碎了的但却脆弱的心,而这也决定了长安和七巧会有不同的命运。
那么在这一篇小说的最后,张爱玲就道出了长安的命运,很多人在开始读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是张爱玲对长安结局的一个安排,但是细读之后,我才发现,最后的这个场景里却蕴含着张爱玲最深的仁慈与祝福。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她自己的问题,谣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停在摊子跟前儿,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也许他用的是她自己的钱,可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里掏出来。
就是这个场景,我觉得是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来的,而到最后,当我们细细品味,我们才会发现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世俗中的人,这才是生而为人最幸福的事情。
在曹七巧生命的最后,她曾经想过,如果当时在她喜欢中的那些普通的男人里选一个,也许男人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对她产生真心,所以长安的结局大概就是七巧最大的希冀了,因为有人愿意陪她一起逛街,有人在摊子上为她买一双吊袜带,这个场景是那样地充满了俗世的烟火气,所以这个场景也为这个黑暗的故事笼罩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七巧没有得到的这一切,她的女儿长安最后终于得到了。
相信很多人也会觉得长安最后的生活没有婚姻、没有名分,也是可悲的、甚至可笑的,但是对于长安自己来说这才是她生命最好的时候。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她当时顺利地和童世舫结了婚,可能在别人的眼里也是被羡慕的、也是门当户对的,但是她却可能再次走上她母亲的路,带上另一副金枷锁,而现在的长安已经不在乎周围的偏见和判断了,终于能够踏踏实实地感受自己的人生,也许正是这个时候,长安才终于放下了那个曾经束缚了她母亲一辈子的枷锁,她们母女俩的生命也才真正得以和解。
这就是整部《金锁记》里最温暖的地方,因为这个温暖太过来之不易,所以也足够让人热泪盈眶。
整部《金锁记》,其实我觉得就是张爱玲对于现代人的一个警醒,她试图在告诉我们,人生从来都不是拥有足够的金钱和地位就能够幸福,幸福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捷径,也许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生活的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也才能真正地触摸到生活的质感了。
那么这一篇张爱玲名气最大的小说《金锁记》到这里就讲完了!
讲真,听完《金锁记》,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觉得一个遭遇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幸的母亲是最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自己的覆辙的,可曹七巧不但不希望子女过得好,甚至把他们整得比自己还要惨,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她对这个世道是有多么的恨哪!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也存在着同样的一些思想偏激的,对自己生活处境不满因而想要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人吗?只不过时代不同报复的方式不同罢了!

而我觉得作为我们父母,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为自己的子女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和做人的层次,尽可能地消除思想上的偏激,为社会的和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