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组~第一周第一次~张博(1025)

一【课题分离】

【A1】我认为我是一个经常使用课题分离理论的人,尤其是对孩子沟通上。比如昨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开始进入自己玩儿的时间。我在厨房做饭,她爸爸在沙发上写东西~后来孩子自己玩儿烦了,“妈妈,妈妈陪我去花园拍球吧”~"妈妈在做饭,吃完饭妈妈陪你"~孩子觉得我们都在忙,突然开始哼唧哼唧的不高兴起来。爸爸也时不时抬头安抚一下,孩子突然大声说"知道吗?今天某某小孩打我了"。我和老公还是比较注重孩子这种心态的,爸爸放下手中的笔,问"为什么打你,你说一下过程"。孩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来,爸爸就有点着急,情急之下跟孩子说,"如果在外面被打了,你要是觉得不对就打回去。知道吗?别回来就跟我们在这哭"(这种说话方式着实让孩子更难受,所以孩子哭的更伤心了)这时候,作为妈妈,知道应该是安抚孩子的时候,而不是指责。我抱起孩子,回到卧室,把她轻轻放下,一边抚摸后背一边跟她说,爸爸那样是不对的。现在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被某某打吗?孩子这时候在我耳边说,妈妈我不想说,陪我玩儿会吧。这时候我没再问下去。我说,"宝宝如果想跟妈妈说的时候再说,只要你觉的你能处理好和小朋友的关系就行"。我作为母亲行使了我对孩子关爱的义务,儿孩子又保留了自己说与不说的权利。其实,往往这个时候是孩子最放松的时候,她也会有安全感。不过最后,孩子安慰我说,"妈妈其实小朋友今天没有打我。那是好几天以前的事了,我就想让你们陪我玩儿会"。原来孩子只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力罢了。
【A1+:反思加工经验】在我家这个案例中,我认为我很好的用了课题分离的处理方式。1、对于孩子被打这件事,是孩子发生在学校的,她会拿这件事来当做委屈发泄的工具。2、作为父母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给予安抚和关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是指责直戳她的自尊心。而且我们要做出适当的询问。3、孩子不说是她的权利,但是由于父母的安抚和关爱给予的安全感她已经享受到了。作为父母把当下处理好就可以,孩子当下不说是孩子的事情。但如果双方都拎得清,结果肯定是积极的。

【A2:以后我怎么用】

目标:这周给客户制作规划沟通中,我要用课题分离法来进行。
【大梦组~第一周第一次~张博(1025)】1.澄清:分清楚我和客户的课题是什么。我的课题是告诉客户家庭风险管控的重要性,而客户的课题是选择针对于自己家庭经济结构的优选方案。
2.尊重选择:客户对于我做的方案如果不满意,我会尊重客户的要求重新定制。不会强力进行促成。我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再次重新配置方案,
3.清晰表达:告诉客户我是代表客户利益去选择产品配置,保持公平公正,所有的最后方案敲定都由客户参与其中。让客户放心,安心,更舒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