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图片来自节目截图 前有《乘风破浪的姐姐》后有《三十而已》,这个夏天,它们为热搜榜贡献了50%的话题。女性的年龄焦虑在今年成为各大公众媒体和自媒体热捧的写文素材,可能是由于开年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大家都在为生存,而不是生活担忧,或者是反思,或者是被警醒。也可能是因为2020年是90后开始步入三十岁的时间点。俗话说,三十而立,放眼间,有多少与小编一样年纪的人真正做到了“立”?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乘风破浪的姐姐》我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第一期,30位姐姐隆重登场,或是接受采访,或是展示才艺时,那种状态丝毫看不出是30岁,甚至是40、50岁。明星姐姐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姐姐们的自信从容,放佛给大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再也不惧怕年龄的锤问。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过了三十,我们已经是大人,要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当然有些人一毕业就需要自己去创造了。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只要够自信,黄金时期可以从毕业季一直延迟到30岁以后的任一数字。
《乘风破浪的姐姐》给我们喂了一颗不惧年龄的糖。《三十而已》则喂了一口苦药。该剧讲述的是都市女性在三十岁这一重要年龄节点时,遭遇到多重压力的故事。观众看剧投入,为顾佳抱不平,痛骂许幻山和林有有,分析王漫妮收入勉强却要刷信用卡升舱,称之为“精致穷”等等。小编的状态是生气与焦虑齐飞。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中年危机过度年龄焦虑仿佛一艘大船,带着大众在生活的浪里忽上忽下。一会被治愈,一会又被当头一棒。大众虽然觉得这些仿佛都离自己很远,包括小编自己。直到有一天小编看到知乎有2个话题为:“既然很多工作 35 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和“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顿时觉得中年危机仿佛彪形大汉抓着小编在地上狠狠摩擦。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要能在30岁能实现车厘子自由,从容自信接受大众的审视,又能在35岁不被“赶出”工位,继续升职加薪甚至带领小团队,不被房贷车贷追着赶着。小编目前想到的补救方法就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小编认为职业规划一直是大学生缺失的一堂重要课程,甚至最早在高中时期就可以着手此事。当然职业规划现在开始也不晚,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职业规划包含以下几种方法:“职业方向定位”、“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职业成熟度测评”以及需要”职业信息库“为职业决策作支撑。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最好的一种方法当然是请一位专家为你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暂时没有资源,这里也有一套针对个人的如何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方法:第一步,分析自己的性格第二步,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第三步,分析自己掌握的或能够调配的资源;第四步,确认自己的发展目标;第五步,坚持不懈走下去。前四步都是在确认自己适合往哪条道路发展,第五部则是制胜关键。
【看完《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90后的我,开始考虑这件事。】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年龄产生的焦虑很多是因为那些约定俗成,强加在每个年龄上,到了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事,难道到了35岁就要主动离职,消失在办公楼里吗?每个人的节奏是不一样的,电视上肆无忌惮地宣传焦虑,看看就好,毕竟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关心自己的状态和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