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没那么需要和人说话”
文章图片
慢慢长大以后,发现自己好像有“过年恐惧症”。
放假虽然很好,但是相比于过年要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交,我可能会更愿意选择不要放假。
从小到大,家人都说我是一个内心的人,恨不得让我天天出去跟朋友玩,好让我这边闷葫芦开点窍。
在家最害怕听到的是:
“你怎么不说话”
【“我只是没那么需要和人说话”】“你那么内向,以后怎么办”
“多出去跟别人接触,别整天呆在家里”
......
诸如此类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我好的话语,可实际上对我来说,社交真的太累了。
我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和空间自己呆着,不被打扰,不想应付。
文章图片
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堂妹,从小在城里长大,长的挺高大的一个。
每年他们家都会回老家过年,顺便来我家看看我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被叫出来,爸妈怕我堂妹无聊,让我跟她说说话。
我俩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只是存在着一个名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我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尴尬的我想逃又不敢逃。
半生不熟的关系还不如让我跟一个陌生人聊天自在。
这种时候都是大人们在圆场,
“都是当姐姐的人了还那么内向,难得见一面话都不会说”,
嘘寒问暖客套完之后就散了。
但那漫长的几十分钟,甚至有时候几分钟,我都觉得异常煎熬。
这对我是一种巨大的内在消耗,可偏偏过年就是有很多这种奇奇怪怪的社交需要应对。一场场聚餐,一次次碰面。
内心永远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不要理我,快让我回去!
文章图片
别人总觉得内向的人孤僻、不合群、闷、慢热、社恐......
但其实我们只是没那么需要和人说话而已,觉得自己呆着就身心自在,能够自己相处,也很喜欢独处的过程。
内向和外向只是相对而言,是性格上的差异,可互补也可共存,并不是说外向就是好的,内向就是坏的。
我们只是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不一样,
外向的喜欢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跟别人交流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习惯在交谈中思考,长时间的独处往往会令他们感到孤独不安。
而内向的人则更像喵星人,社交会令他们感到不自在,不感兴趣不想参与,独处是他们获取能量的来源。
就像吃饭睡觉可以获得能量的补给一样。喜欢沉浸在内心的世界,安安静静地思考。
这个社会对外向的人确实会比对内向的人友好的。
大家都乐于跟幽默风趣,会说话的人交流,他们能够活跃氛围,避免聊天陷入尴尬的沉默里。
喜欢表达的人也会因此容易被别人看到,被理解,被喜欢。
在角落里仰望着这些人闪闪发光,我羡慕他们侃侃而谈给别人带来欢笑的样子,也尝试过改变自己去成为那个开朗外向的人。
逼迫自己去参加聚餐,去跟朋友们游玩,去加入各种社团面试。
每次犹豫着要不要去,终于去了发现自己根本插不进任何的谈话里,我知道要说点什么,可是说点什么呢。
熬到结束之后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回想这次的活动,很多当时应该说的话慢慢浮出脑海,然后又懊悔不已。
明明没做什么却感觉元气大伤,要花上好几天的独处才能够痊愈。
后来觉得太累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呢,
那不是我也并不快乐,慢慢开始去感受和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的事实。
意外地发现独处能够让我思考问题更加的深入,更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的舒适,我不必成为别人期待的但我又不喜欢的样子。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这个世界也需要内向的人的吧。
推荐阅读
- 我要做大厨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第三节|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12)
- 野营记-第五章|野营记-第五章 讨伐梦魇兽
- 艾略特的交易法则“遵循自然规律”
- 这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联系了
- 死结。
- 跌跌撞撞奔向你|跌跌撞撞奔向你 第四章(你补英语,我补物理)
- 闲杂“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