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评】没有节制的美国金融体系,夺走了社会创造的价值?( 二 )


2007年7月,就在我发表演讲的两个月后,从花旗集团、美林与贝尔斯登等大型投资银行开始,美国金融业纷纷垮台,罪魁祸首就是金融业历年来不顾后果推出的高风险、高成本和高复杂性的债务工具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估值出现了巨额减记 。
截至2008年中,这些减记总额达到了惊人的9750亿美元,而且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
三、实体之殇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在2006年合计利润总额为7110亿美元,其中金融行业的利润总额为2150亿美元,占了约30%的份额(如果把大型工业公司比如通用电气的金融分支机构的利润也算进来,这个数字也许会达到甚至超过35%) 。
金融业对美国股市与经济的主导作用极为显著 。以利润丰厚著称的能源与科技两大产业加在一起所实现的利润还没有金融业一家高,而与蓬勃发展的健康产业和工业巨头的盈利总和相比,金融业的盈利更是其三倍左右 。
但是到了2007年底,金融业的利润下降了近一半,整个行业的利润仅有1230亿美元 。200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合计利润约为6000亿美元,金融业盈利占比在那一年从30%缩水到只有17% 。
不仅如此,金融业减少的利润占到当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利润下降总额的90% 。
2008年,衰退仍在继续 。只能说是恶有恶报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众多投资者购买了金融机构创造的高风险债券,损失了数千亿美元,美国金融机构持续裁员,2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失去了工作,然而,大多数投资银行的高管依然坐享令人咋舌的高薪 。
书评|【书评】没有节制的美国金融体系,夺走了社会创造的价值?
文章图片

▲2008年9月14日晚,在风雨飘摇的雷曼兄弟公司纽约总部,两名员工抱着个人物品走出公司大楼 。图/新华社发
这让我想起一个最近读到,但也许是被捏造出来的故事,就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崩盘以后,有个投资银行家告诉他的同事:“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我们损失了一大笔金钱,好消息是,这些钱都不是我们的 。”这个故事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对金融业有好处的,对你一定没好处 。
四、危机中发财我们来看看在美国金融圈内声名显赫的三位首席执行官,他们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辜负了客户和投资人的信任,却领取了高额薪资 。
2003年10月,查尔斯·普林斯出任花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花旗当时的股价为每股47美元 。虽然这家银行在随后几年依旧表现不错,但自从开始涉足高风险的投资组合,短短5年便出现了巨幅亏损,迄今已核销了约210亿美元 。
花旗集团的股票收益从2006年的每股4.25美元骤降至2007年的0.72美元,在本书撰写时,股价约为每股20美元 。在经营情况不错的年景,普林斯先生拿走了1.38亿美元的报酬,但当灾难性的后果发生后,他却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 。(2007年11月4日,普林斯辞职离开 。)
美林的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的情况如出一辙 。美林的投资组合也累积了相当高的风险,2007年底风险激增,资产减记190亿美元(可能还会更多) 。美林报告的当年每股净亏损为10.73美元,公司股价从每股95美元暴跌至20美元以下 。
然而,在2002年至2007年,奥尼尔先生总共拿到1.61亿美元的酬劳,没有因为公司受损而受到任何影响 。他在2007年10月辞职,董事会还全额支付了他的退休金计划(退休金1.6亿美元,奥尼尔从美林总共拿走3.21亿美元) 。
最离谱的也许是贝尔斯登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E.凯恩 。从1993年到2006年,贝尔斯登的股价从每股12美元一路涨到165美元,凯恩也拿到2.32亿美元的报酬 。然而,贝尔斯登的投资组合风险过高且缺乏流动性,加上高杠杆率(资产总额约为资本金的35倍),导致贝尔斯登濒临破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