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压力()

当你背着一个极其宏大的目标上路,并且努力了很久很久,都得不到一次正面反馈的时候,压力就会像乌云一样,一点一点遮住你的心灵,压垮你的意志。
真正困住你的,其实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大脑对暂时不能完成目标感到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那么,想要给自己减压,必须做两件事:
1、拆分目标。想办法把宏大的目标变成够得着的小目标。
【如何应对压力()】人之所以会感到压力,是因为是否能够完成目标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天然对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更有自信。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的意义在于,小目标更容易完成,在完成自己小目标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增强信心,带来心理的正面反馈;另外一方面,因为大目标是由小目标组成,随着小目标一个个的完成,离大目标的完成会越来越近。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叫做《徒手攀岩》,攀岩者亚历克斯在挑战之前,一次次带着保险绳和装备,实地验证攀登路线,并且在岩壁上尝试不同的攀岩方式,测试它们是否可靠,直到反复尝试确认,形成笔记牢记于心。
这就是亚力克斯拓宽舒适区战胜恐惧的方法。因为压力而来的恐惧是一个抽象概念,他的解决方式是把恐惧拆分到每一个具体的点上。如果他能够熟练的在岩壁上找到一个支撑点,那么他在这个支撑点上就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在生和死之间,他需要找到一条确凿无疑的线路,他对这条线路了解得越深,对这条路线越手洗,他能感受到的舒适区也就越大。而在这条路线之外,依然是深不见底的恐惧,但只要他能让自己保持在这条线上,那么他就可以继续攀登上去。
2、建立反馈机制。每完成一个小目标能够得到正面反馈,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于我自己而言,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17年参加百公里越野跑。越野跑相较于马拉松,最大的不同是对耐力的考验,更准确来说是对心理层面意志力的考验。
通常来讲,报名百公里需要有完赛距离不低于50公里越野赛的经历。而我的越野比赛经验只有两次,最长距离40公里。报名后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可是自己报的比赛,哭着也要跑完啊。虽然在赛前有过两次50公里拉练,对于50公里之后的身心状态,是一无所知的恐惧。
好在百公里越野有10个补给点,将100公里的赛道拆分成11个赛段,每个赛段长度10公里左右。整个比赛,我的目标都是到达下一个补给点,尤其是在50公里以后,对于又冷又饿且疲惫不堪的身体,有一堆好吃好喝的补给点有着莫大的诱惑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每个补给点吃饱喝足,都是给予选手的积极反馈,只有这样才有信心继续上路,直至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压力困住,主要原因就是想得太多行动太少,在行动上面不断拖延,会让完成目标的时间更加紧迫,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拟定好方案就要立即执行,行动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当下。
所有完成伟大壮举的人,用的都是一点一滴累积的“笨”功夫。脑内千山万水,不如脚下迈出一步。专注当下积极行动,才是应对压力的不二法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