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备的10个底层思维
文章图片
【摘】你好,我是老喻,欢迎来到《给孩子的人生算法课》。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谁的教育最厉害?
有些人可能会说应该是中国,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文化传统,对教育也非常重视,而且中国的学生也经常在奥数等等这些竞赛中获得大奖。
有些人说应该是美国,因为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几所大学,科研水平也在全世界领先。
还有人说可能是芬兰,这些年我们也经常看到来自芬兰的教育理念。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其实会有一个没有争议的答案。 世界上教育最厉害的可能是犹太人。
为什么这么说?
全世界可能有1600多万犹太人,但是犹太人拿到了154个诺贝尔奖。而且众所周知,犹太人很有钱,不仅能够做科研,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有很多杰出人士。
为什么犹太人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他们到底厉害在哪?
因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原因,我有不少犹太人朋友。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犹太人教育非常厉害的一个原因,在于4个字,家庭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看,犹太人和中国人很多方面都很像,两个民族的历史都很悠久,人都很聪明,很勤奋,而且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犹太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特别重视家庭,经常一大家子在一起。
我现在生活在温哥华,我女儿最好的朋友也是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和一般的老外的家庭不太一样,一般的老外小孩子18岁就独立出门了,大家各过各的,但是犹太人也还是一大家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经常在一起。
所以,家庭教育,在犹太人的教育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犹太人在过去的100年中经历了很多磨难。在20世纪初,犹太人在美国受教育过程中甚至还会受到一些歧视。
可以说,犹太人的文化传承以及对于孩子的教育,相当多是在家庭中建立优势的。
后来,我看到一个法国的社会学研究报告,更加验证了这个观点。
这个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只起到15%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对于与孩子的成长和成功来说,相关性其实并不是那么强。
那么和孩子的成长、未来的成功相关性最强的,也就说有着非常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家庭。
简而言之,成功的教育是由三个角构成的,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家庭。这三个角,缺一不可。
但现实中有一个大问题,家长一心想着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培训机构,却放弃了自己身为父母的义务和权利。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说,家长们现在焦虑的都是怎样把孩子送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初中。
我们把期望都寄托在学校,认为学校会改变孩子,学校会确保孩子成功。他说,其实并非如此,不要相信这些。
那么你可能会说了,要让家长在教育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太难了!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是新手,我们该如何面临这种挑战呢?
因为这个原因,家长都非常焦虑。我们在朋友圈里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公众号,讲各种道理。老实说我看了都会晕,因为东西太多了,太多技巧、太多方法。
但是教育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育儿技巧都是没用的,事实上家长都是瞎折腾。举个例子,家长在孩子学数学的时候,往往会这么想:我也去做一下这些题,我也学习一下,这样我就有能力去辅导孩子了。
但是,有多少家长能够达到数学老师的水平呢?而且,数学本身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如果家长你把这些题嚼碎了喂给孩子,对孩子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家长应该学习,但是应该找到对的学习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到底应该学什么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学习的是:教育的底层思维。
因为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世界变化很快,也许现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些知识在20年后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去学习 那些未来20年、未来30年都不会变的东西,比如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忍耐力、自制力、抗压能力,以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在未来是不会变的。
你也许会说,20年,我干嘛要想那么远,眼前让最我焦虑的是孩子的升学问题。
好,回到大家最重视的升学问题来说,中国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结构和内容有很大的变化,考察内容变得更开放、更灵活。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从“解答题目”转向“解决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高考的方向越来越远离死记硬背,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会越来越重要。
中国的孩子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训练考试技能,但这些技能以后会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回到我们家庭教育的话题,刚才我提到要发展真正的底层能力,不仅是面对未来20年的需求,也是面对当下的高考改革。
我认为,对于家长而言,应该具备以下10个家庭教育的底层思维,
第1个是:赢在父母。
家长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家长不要以为把孩子甩到学校,甩到培训班,自己就没什么事了,其实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你自己。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你不可能替代数学老师去帮孩子做数学,你也不可能替代语文老师去教孩子去写作,即使有这种能力的家长也是极少数。
那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本质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要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大的视野,要能够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到底是什么?
你应该扮演的是一个将军的角色,你能够知道整个这场战役是怎么回事,不要太纠结于细节,但是在关键点你千万不能够犯糊涂。
其次,家长必须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是陪伴孩子、爱孩子,能够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教孩子不如懂孩子,高手父母和普通父母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下面我再说一下父母的10个底层思维的第2点:灰度认知。
什么叫灰度认知?就是说不要非黑即白。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讨论,就是说应试教育重要还是素质教育重要?
这个题目本身就有点问题,他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放在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角色,好像你要么就是倾向于应试教育,要么就是倾向于素质教育。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身边那些优秀的孩子,真的没有死读书的书呆子。
我们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它们的底层其实是相通的,也就是那些--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从错误中去学习、获得进步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相通的。
我们与其费劲去争辩,到底应试教育重要还是素质教育重要,不如去找寻二者之间相通的地方,然后去发展那部分的能力。
好,刚刚我们说了10个底层逻辑中的前两点,下面我们说第3点: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朋友和同学,有些人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但是过得并不是那么幸福,但是有些人似乎也谈不上多聪明,也没上一所多好的学校,但似乎过得挺不错的。
为什么呢?过得好的人,其实是更会做选择的人。
就有点像一句话说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车怕没导航。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关键路口的一个选择比努力会更加重要。
因为现在的教育环境,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包括升学方向的选择、学校的选择、特长学科的选择,比起一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那么这些关键路口到底怎么走呢?
这个选择必须由父母协助孩子一起去完成。
很多时候选择做得好,真的能够让孩子的努力更有价值。那么,孩子的未来到底能不能够设计、能不能规划,怎样才能保证我们帮孩子做的决策是正确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4点:随机性和最优解。
有人会觉得孩子的未来还有那么久,怎么可能去进行规划呢?因为这个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孩子的成长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其实这一块我们就要来理解一下随机性和最优解这两个概念。
随机性就是说,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经常会有一些大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我们计划好了这个假期要干嘛?但是往往假期结束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和计划中并不太一样。
我们再说回孩子教育的这个话题,我的观点是:孩子的成长要保持随机性,但是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规律,必须去追求最优解。
比方说:孩子到底是擅长游泳,还是擅长下棋,这一点其实是有随机性的,可能我们要想办法去发现,以及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哪个他是更擅长的更喜欢的。
但是如果说回到游泳和下棋,这两件事本身其实是有规律的,是存在最优解的,比如说孩子游泳几岁开始合适、应该从什么泳姿开始,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最优解并不是去拿这个东西去硬框孩子,而是在孩子随机的成长过程中,一旦他表现出来了某种特征,我们能够为这种随机性提供最优解。
同样孩子未来的路线也是无法设计的,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擅长于学数学,还是擅长于学历史,你也不知道他将来是在国内读书还是出国留学,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具有随机性,但是对每一条路线的规律,也就是最优解,你必须心中有数。
第5点:让知识穿过身体。
其实我认为中国的孩子最应该强化的,就是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是广义的,比如说他上课的时候学了抛物线,那么就让他去打球,他能够在投球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抛物线。
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去上各种礼仪课,最好的礼仪课就是让他每天在家的时候能够自己把自己的碗收好,然后对做饭的家长说一声谢谢,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睡好觉,让孩子能够多运动。很多时候我们让孩子去上各种脑力训练营,却不知道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许让孩子睡好觉,远远比他上训练营对大脑发育的帮助更大。
第6点:让孩子成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探讨过“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决定了,不会变化,而别人的评价就是给自己下结论。所以他们极度在意外界评价,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的乐趣,而是我要获得正面评价。
我们要避免让孩子成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要鼓励孩子敢于行动、敢于试错、在错误中迅速成长。
第7点:要让孩子尽早发展各种综合能力。
那么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哪些?
我简单说几点。第一,赚钱能力。有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他未来成为百万富翁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那就是这个孩子他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赚钱,哪怕是摆个小摊,卖点饼干之类的。
其他重要的社会能力,还有演讲能力、领导能力、帮助别人的能力等等。
第8点:别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去跟别人比较,
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然后想办法在他的人生过程中来构建他的优势。
围棋里面有一个词叫优势取胜法,也就是说你要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战胜对手,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和对手去死磕。
但是家长很多时候真的就是逼着孩子在他不喜欢不擅长的地方去死磕。
第9点:让孩子和厉害的人在一起。
父母自己也要努力和厉害的家长在一起交流。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前年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卡耐基梅隆,但是事实上他的孩子直到高考前的两年都处在一种非常差的状态。
后来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是,他把孩子送去了一个夏令营,这个营里面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我这个朋友的孩子突然一下子就醒悟了,她说原来还有这么多聪明的、厉害的孩子还这么勤奋,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孩子,所以他在最后时刻突飞猛进,考上了这所世界顶尖的大学。
第10点:父母有规划,孩子有未来。
一份来自哈佛的研究报告表明,有计划有规划的家庭,孩子未来成才的可能性会更大。
事实上我们正在处在一个超级变革的时代,仔细想想看,我们现实世界中最厉害的这些公司,其实几乎都是数字化的科技公司,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小时候所学的那些很多知识,我们以前所掌握的那些认知其实都已经过时了。世界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在未来20年技术会更加强烈的改变世界。
但是整个现代学校所采用的教育模式还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所以可以确定的说,中国的教育在未来这些年也会发生巨大的变革。
所以,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快速提升自己的认知,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为计算机专家,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为会教数学、会教语文的教育专家,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我刚才说到的十个底层思维,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正帮助到他们,让孩子在未来二三十年也能够成为非常厉害的、有竞争力的人。
父母的认知,决定着孩子一生的高度。
【父母必备的10个底层思维】希望今天这些观点能够给你一些帮助,让你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减少一些焦虑,成为有准备的父母,帮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
- 热闹中的孤独
- 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重载与重写&内存泄漏)
- 放屁有这三个特征的,请注意啦!这说明你的身体毒素太多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慢慢的美丽
- 尽力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