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我们|叛逆的我们,还能传承什么? ▏闲说《论语》学而篇10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先引用鲁迅先生的话: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李敖先生一直对鲁迅持保留态度,认为鲁迅的文辞别别扭扭,思想也不够全面。我也认为李大师的话不是无中生有,以上的观点可见其偏执,更不能解我心中疑惑。
再看看朱老夫子的解释: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解释一下中心思想就是:不管父亲生前做的事对不对,总之就是不能改!哪怕儿子做的事是好事,不合父意,就是不孝!看到了吧同样是我们的思想家、文学家,朱老夫子所坚持的,也正式我们鲁迅先生所反对的。
还有孔夫子后裔孔安国先生的观点:
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存,无所改於父之道。
孔先生怎么说也是孔子的后人,观点还是很中和的,也更近乎人性。父亲在世的时候,作为一个孝子,是要秉承父亲的心意的,所以自己不能过于的表现,所做的事情都是听父亲的安排,这个时候我们也就只能看看他的志向,看看他的思想。等父亲过世了,自己独当一面了,再看看他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对父母恩德的一个报答,保存好父母在世的一切,是对父母的默默思念。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回想一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一直都在父母的守护中,我们也不需要独立奋斗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父母也会用他们的方式监督着、教育着我们,希望我们变得优秀。因为有外在的束缚,我们一些小想法、小欲望也会悄悄的藏在心里。一旦有一天,我们没有了这些束缚,得到了所谓的“自由”,想必我们的劣迹也会在短时间所释放。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道”应该是为人之道,和我们想要从事的事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做和“改于父之道”完全两回事
“道”的意义在于,父亲在世的时候,做的事情都是有道理,都是善意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要去改变他呢?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不是应该用一生去坚持吗?只坚持三年是不是又太短了呢?
如果父亲所做有不对的地方,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生前就加以劝告,做为一个孝子,难到不应该让自己的家庭朝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吗?
“无改于父之道”是父亲善的那一方面,或说不善不恶的,父亲自有的日常习惯,则不需要改,这寄托了子女对先人的思念。
不可否认,孔子观察一个人是很深刻,通过其志、其行,植根于人心,来评价一个人是孝还是不孝,夫子的一切学问都来于自身实践,没有武断的定论,更无迂腐可言,其中更多的是智者的思辨。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而篇第十一章我们意译为:
夫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应该听从父亲的教诲去做事;
当父亲不在的时候,儿子更应该牢记父亲善意的教诲并能付诸行动。
【叛逆的我们|叛逆的我们,还能传承什么? ▏闲说《论语》学而篇10】守孝三年期间,能坚持父亲善意的教诲,且常有思念之情,这样的儿子就可以称为孝子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