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中的领头雁

王浩泽这个孩子在课堂上是个“接嘴瓢”、“小起哄”,他一搅和课堂得乱一阵子,费半天劲才收住,印象里他是个“小讨嫌鬼”。后来连续几次看见他在班主任那“吃小灶”,并且知道这个孩子远离父母,寄养在义父家里。

【“差生”中的领头雁】我的的确确成了老教师,人老了心性就变了,看见乖巧聪明的孩子喜欢,看见淘气顽皮的也喜欢,他们中不好好写字不好好背书功课差些的也并不讨厌。越是这样,小孩子们越喜欢往你跟前,忘性大的问问作业什么的,也有问“怪哉”是怎么一回事的,我是都回答的,纯粹“唠闲嗑”的也有,他们围着你的感觉就像小羊羔在妈妈身边蹭弄,痒酥酥的,舒服。
上课前来得早了些,有擦黑板的,有拖地的,还有来来往往出出进进的。浩泽到讲台边与我搭话,看见孩子用喜欢摸摸他们的头,顺口说“快去背论语,上课让你背”。
哄孩子的话,说过忘了。《论语》上得不轻松,背和理解是两匹马,得并驾齐驱,否则真的不好把控。这样的课堂当然是以提问检查为主的。每次问后有举手的,回答算是不错。不理想的是很大一部分同学举不了手,或者基础不好,或者没用心吧!让每个人都用起心来是最难的事,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又一次提问,浩泽把手举得高高,同时身体往前抻,也许他举过几次手,我没看见吧,这次才这样使劲举。我忽然想起课前随口一说让他背书的话。
他背得极好极好,答得极好,第一次是我要求大家给掌声,后来是同学们自发给的掌声,掌声响起来,一个班火了,沸腾了,课堂节奏进入一个超快超振奋的模式,最不会背书的娄士龙也背过了,从来不参与回答问题的能藤萝、张乐也连连出彩。
这就是一个教师的幸福,这种甜蜜的感觉太美好了。结末的总结是:真心的喜欢孩子们他们才能听你的,此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谓的“坏孩子”有无穷的潜力,用爱把他们的潜力挖出来;班级的带头作用不仅需要“尖子生”带头,也要善于让“差生”中出一只领头雁,让所有的“差生”都飞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