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IFI杂谈 篇二十三:华为首款三分频智能音箱,再次定义智能音箱音质新标准( 三 )


如果你对音箱的分频设计有所了解,应该知道在这么小的体积内塞入多个单元和进行三分频设计,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而即便是在耳机领域中,也并不是分频越多单元越多就一定具备声音优势的,所以在这里我并不会去过度解读技术细节,耳朵收货为主,也是我的文章一直的核心部分。
华为|HIFI杂谈 篇二十三:华为首款三分频智能音箱,再次定义智能音箱音质新标准
文章插图

三分频在音箱领域中确实并不算常见,甚至是即便来到了顶级Hi-End喇叭上都不见得会有什么例子可举。站在品牌方的角度来讲,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首款三分频的智能音箱固然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宣传噱头,而站在我这个HIFI发烧友的角度上来看,在这么小的体积内实现三分频,实际上并不一定能获得更高的音质上限,也就是提升所谓的频宽。个人认为,华为这边希望通过更多的分频设计,让每一个频段都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调教,在保证单元数量的前提之下,它的细分化频段也许会有更多的调整余量,从而去实现他们想要获得的调音效果。从结果来看,新一代HUAWEI Sound X确实实现了非常优秀的音质效果——即便是我对初代产品的评价已经非常高,新版的提升也可以相当可闻的,再一次刷新了智能音箱音质的天花板,而且目前来看相较于竞品实力雄厚。
往细了说,新一代HUAWEI Sound X相比初版的提升,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更好的透明度与声音密度
在上一篇的Sound X评测中,我曾经对比过苹果的Homepod,那时华为已经做到了足够的透明度和通透感,但是如果摆放环境不那么理想,这样的高通透感的声音或许会显得密度不足,说人话就是声音的形体感不够结实。我曾经听过身边不少朋友在线下专柜听完Sound X的声音表现后给我的反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实体店工作人员对音响方面的不够专业导致的摆放问题还是怎么样,初代Sound X下来的声音不少用户觉得有些偏薄(也可能被调整过EQ、加过音效之类的),而新一代HUAWEI Sound X则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尤其是中频的部分会有着明显的提升,当我在听Hans Zimmer的《Man of Steel》原声带时,新一代HUAWEI Sound X呈现出了更加稳健的结像框架和更好的声音厚度,在这种大动态OST的复杂场景下,具备更饱满的中低频效果。
华为|HIFI杂谈 篇二十三:华为首款三分频智能音箱,再次定义智能音箱音质新标准
文章插图

更加优秀的的空间感与结像表现
单只音箱的声场,在这个体积下,大家不用想也知道注定不可能大到哪里去,品牌方只能说在尽可能有限的空间内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以及做出更平衡的调教而已。新一代HUAWEI Sound X所呈现出来的空间感在我看来已经达到了相当优秀的水准,至于这个结论从何而来,也很好描述:我以往听到的同类型的单体音箱产品,它们往往会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疯狂加强中低频的厚度去增强抓耳感和突出人声,使得用户不那么去在意它的空间表现,要么就把整体的结像做的较为清瘦,去刻意营造听觉上的分离度。而我自己作为4代的B&W飞艇用户,在切换到体积远比它小的Sound X时,我并没有觉得空间感会明显变得狭小,人声结像在一个适中的体积与厚度上、器乐略往两边推开,在听一些Live类人声时也能有较好的临场感,同时它的混响也相对自然(只要你没有把低频增益开得过多)。
更为优秀的乐感与杂食性
或许是得益于密度的提升,新一代HUAWEI Sound X的人声更加具备一种真实可信度,这次它的中高频表现不会有那种加了味精的感觉,偏清甜型的女声一如既往地优秀,对张学友、玉置浩二这种醇厚型男声也有了更好的兼容;在小编制、爵士乐等考验声音鲜活度的曲目演绎上,新一代HUAWEI Sound X通过良好的高频亮度和细节表现、瞬态响应能力,使得它比上一代产品有了更好的音乐适应性,能够驾驭更多的曲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