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东京的豪赌:节庆资本主义与奥运经济陷阱之辩( 二 )


这一结构性困境正在深刻影响日本经济的方方面面——劳动力供给不足、需求与消费下降、风险厌恶情绪增强、投资减少、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日本经济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
日本民众普遍怀念昭和时代的经济荣光,希望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能像1964年一样,提振国民经济,重现1962-1964年间的“奥林匹克景气”(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日本带来的经济繁荣景象) 。
为举办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投资了约28亿美元(一万多亿日元)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新干线铁路、体育场馆、酒店、饭店、旅馆、高级商场和游乐园等 。
东海道新干线和首都高速公路均在这一时期建成,东京首都圈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 。因炒作“奥运概念”,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东京开启了高层建筑时代,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的都市风貌,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松下、精工、富士等一系列日本民族品牌也走向世界 。
1964-1969年,日本GDP增速除1965年为6.4%,其余年份均超过10% 。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曾尝到奥运甜头的日本,如今再次把希望寄托在奥运会上,并且倾注了完全称得上是举国之力的人力、物力、财力 。
据《日本经济研究》统计,在奥运场馆建设和酒店客扩容这两项上,日本政府就投入了约400亿美元 。东京奥运会延期的这一年,相关场地维护管理费以及各竞技团体举办资格赛所需的经费等,合计损失约58亿美元 。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在7月8日举行的日本政府与国际奥委会等机构的“五方会议”上,正式确定了东京首都圈内的所有比赛以及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不安排观众入场观看的方针 。已经售出的363万张门票,95%都要返回给观众,直接门票收入损失达900亿日元(约53亿元人民币) 。
据经济研究机构的测算显示,“无观众”奥运的经济损失规模将达到6000亿日元(约353亿元人民币) 。
东京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表示:东京奥组委的收支情况毫无疑问将失去平衡 。“复兴”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 。
祛魅奥林匹克:节庆资本主义下倾斜的天平现代奥运会经历了政府出资到商业赞助的历史演变 。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这一转折的关键节点 。
面对蒙特利尔因举办奥运会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的前车之鉴,各国对举办奥运会敬而远之,甚至出现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第23届奥运会的窘境 。
为了避免陷入“蒙特利尔”陷阱,洛杉矶市政府规定用于筹办奥运的市政支出不得超过500万美元 。洛杉矶奥运会被迫转向市场化运作,寻求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由此开辟了公私合作的奥运会筹办模式 。
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上的表演
最终,洛杉矶奥运会不仅没有负债,还盈余2150万美元 。在洛杉矶奥运举办2年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与阿迪达斯合作,成立了专门负责商业赞助工作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项目” 。
随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帷幕徐徐降下,商业势力迅速崛起,奥运会这一全球体育盛事逐渐演变为资本、品牌、商业宣传的角斗场,文化意义上的“爱与和平”则更像是附属品 。
社会学家朱尔斯·博伊科夫将这一经济模式概括为“节庆资本主义”:媒体所生产的节庆气氛构成了一种“例外状态”,一切以确保奥运等节庆活动为重,其他日常规则被暂时悬置 。而公私合作的核心在于,由公共部门和纳税人承担成本和风险、为私营部门提供盈利平台 。
这构成了日本民众对举办奥运会持消极态度的另一大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