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告别“荣耀”?

华为|荣耀告别“荣耀”?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荣耀官微

文丨潮汐商业评论
临近高校开学 , 作为一个手机测评博主 , Jason收到了很多关于挑选手机的私信 , 为此 , 他还专门做了一期讲解视频 , 在一众性价比较高的手机中 , 售价2699的荣耀50成了年轻群体中呼声最高的那一款 。
自从去年11月份宣布独立后 , 新荣耀这家自称全中国顶级的创业公司 , 似乎从来都不缺少关注度 。单飞之后的荣耀 , 前途和未来看起来都很美好 , 原有的品牌影响力、用户基础 , 都是荣耀的优势 。
当然 , 伴随而来的 , 也有各种各样的质疑 , 比如芯片供应链如何保证 , 以及荣耀未来的定位到底在哪里 。其实 , 这些舆论的中心无非聚焦在离开华为这棵“大树”后 , 新荣耀能不能超越荣耀自身?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 , 或许我们要知悉 , 荣耀之于华为的得与失 , 都有哪些 。
01、成于华为在华为终端的崛起史上 , 荣耀无疑是一位大功臣 。荣耀的诞生 , 很大程度上帮助华为填补了中低端手机的空白 , 阻挡一些友商的围攻 。而荣耀的优势 , 也正是来自华为强大基因 。
作为华为曾经的品牌“长子” , 从硬件设施上来看 , 荣耀从华为那里继承了很多财富:比如8000位员工 , 全国5个研发中心、100+业界一流水准的实验室 , 以及中高端手机原班研发团队等等 , 据了解 , 这些人中 , 他们有的是芯片设计师 , 有的是影像解决方案专家 , 还有很多是做通信出身 , 共同继承了华为在芯片、影像、通信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这些都给新荣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也保证了荣耀的研发实力 。
此外 , 作为一个主打年轻群体的手机品牌 , 荣耀主打性价比 , 过硬的技术以及华为自带的品牌好感度 , 成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活跃的核心用户 , Jason的粉丝们 , 就是属于这一波群体 。
但这些都还不是荣耀最大的优势 。
荣耀最初发端于线上品牌 , 其在成立一年的时间就接二连三推出了荣耀3C、荣耀3X、荣耀X1、荣耀6、畅玩等产品 , 10个月内总销量超过1000万台 。饱尝电商模式甜头的荣耀并未钻进性价比的牛角尖 , 而是随时代浪潮及时调整了方向 。
随着线上渠道成本的增加 , 从2015年起 , 荣耀开始在多地布局门店 , 渠道向下延伸 。在新荣耀独立之后 , 其更是改革成为了经销商共同持股的模式 , 与厂商成为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 这致使荣耀在渠道上比任何一个品牌都要更加紧实 。
不难预测 , 未来线下渠道 , 荣耀的销售占比会随之提高 。加上原有在线上的基础 , 荣耀的渠道势必会成为其杀手锏 。
根据荣耀CEO赵明提供的数据 , 2020年 , 荣耀中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6.7% , 成为中国前二品牌 , 虽然该数据后来在华为遭遇芯片危机之后曾跌落到3% , 但根据荣耀7月2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 , 其最新的市场份额已经回归至14.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