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

到扬州,不游瘦西湖不算来扬州。不看大明寺,也枉虚扬州行。
大明寺,始建于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隋朝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大明寺山门 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又从大明寺启航东渡日本,传播佛法,直至东渡成功。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游扬州,改题法净寺。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大明寺内鉴真纪念碑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唐式建筑风格的鉴真纪念堂 提到大明寺,必然要讲鉴真和尚。鉴真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献身精神毅然发愿赴日,于唐天宝十二年(753)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唐广德元年(763)病故于日本奈良,终年76岁。他在日本的10年中,为日本建立了佛教律宗,并对日本的《大藏经》进行了校正。此外,东渡时带去了大量典籍。把盛唐文化向日本传播。把大量唐朝的的佛学、语言学、文学、建筑学、雕塑、书法、印刷术等科学技术引入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扬州大明寺】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欧阳修祠 欧阳修祠是为纪念在扬州做过太守的北宋大家欧阳修而建。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在他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中讲得很明白,“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复建后的的栖灵塔 复建的栖灵塔,为现代建筑方式建造。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四面菩萨像 佛教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每人端坐一面。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平山堂石刻

扬州大明寺
文章图片
缅甸赠送的玉佛 在大明寺,不仅能了解佛教文化,还能学到很多历史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