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把自己的诗词学习过程分享给大家: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文章图片


律诗,在初唐时期就基本定型了。
广义上,是全部的近体格律诗,包括律诗、排律、绝句等;
狭义上,仅仅指八行诗句的近体格律诗,与排律、绝句相区别。
声律、规矩是律诗的必备;纪律,严不可犯,所以才叫律诗。
今天分享的是狭义上的“律诗”。
1.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五律的特点是:每首八句,两句一联;每句五字,全首四十字。两句一韵,中间两联例用对仗。如: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文章图片



五律,在近体诗中最为常见,自东汉以来就有了全首整齐的五言诗,但五言律诗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时期。
五言诗比《诗经》时期流行的四言诗增加了一字,容量大了,就会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古往今来,诗人都喜欢写五律,成功率也比较高。许多广为流传的诗句多出自五律。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2.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完整的七言诗起于汉魏时期,至六朝时才兴盛。
七言是古代诗歌的终极形式,它常用二二ニ一的节奏,比五律多了一个音步,
(音步通常由两个字(音或三个字(音)组成。诗行中的一个音步与下一个音步之间,在朗读时可以有个小小的 停顿,把它们划分出来。)
七律有更复杂的句型变化,适应表达更丰富的思想感情,但也是最复杂、最难把握的一种诗句。
七律的特点是:每首八句,两句一联;每句七字,全首五十六字。
两句一韵,颔联和颈联例用对仗。如: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文章图片



明代胡应麟说:“五言律诗规模简重,即家数小者,结构易工。七言律诗自居繁糜,纵才具宏者,推敲难合”。
3.排律,又称长律
排律是指十行或十行以上,合乎粘对规律的格律诗。
八行近体诗是一种定型的常用诗体,超过这个长度的,唐人成为长律。
排律的得名,与这种试体大量采用对仗有关。
排律也有五言七言之别,诗人喜欢作五排,少用七排。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文章图片



还有一种试帖诗,是排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主要是用在科考中的。如 唐代 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座。”——五律,七律,排律。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