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勇气》之笔记(1)

前两天,我把被称为“勇气”两部曲中的第一部看完后,对阿德勒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一口气把另一部《幸福的勇气》也读了。这一部是上一部的延续,很多思想在本书中得到了进一步阐释。依旧如此,文中还是有很多颠覆我现有价值观同时又让我个人赞同的思想。尤其是为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看这本书。
1.三棱柱的背后是:以后怎么做?
文中,青年一番抱怨后,哲人提示青年只看到了三棱柱的两面:“可恶的别人”和“可怜的自己”,而实际最后一面是:以后怎么做。文中一再强调过去是由现在的我主观决定的,经历的意义也是我们人为主观赋予的,因为人是按着现在“目的”活着,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既可以把过去不愉快的经历作为现在的经验教训,也可能描述为是精神创伤,从此一蹶不振。
比如,如果对现在的自己比较满意,那么他描述的过去就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现在这样很不错了”。相反,如果不满意,那么过去种种都是不幸的,比如过去的家庭成长经历等等一切都可能造成当下不满的原因,根本的目的是不想改变,因为尽管维持现状很痛苦,比起亲自埋葬过去的自己更容易。
所以,当自己产生烦恼、委屈、抱怨、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思考下三棱柱的背后一面,以后怎么做?用更加富有建设性思考方式思考,活下当下,先把当下过好。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
2.赏罚的负面影响
可能包含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在赏罚的情境中长大,并习惯这种情境。比如在家,若表现优异,得到父母的赞扬和战利品;若表现不好,父母一顿责骂甚至挨顿板子。似乎很符合常识,但是阿德勒却指出其实赏罚弊大于益。
(1)问题行为往往包含了被人斥责
他把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问题行为的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第一阶段:称赞的要求。 面对父母或教师,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如果是在单位上班的人,就在上司或前辈面前尽力表现出干劲和顺从,他们想要借此得到表扬。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同时,为了成为周围人期待的“好孩子”,他们会做一些作弊或者伪装之类的不良行为。
**解决方案: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
第二阶段:引起关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未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取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耐性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此时,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他们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他们不会真正触怒老师和家长,只是希望引起关注,比如通过恶作剧,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
**解决方案:尊重。
第三阶段:权力争斗。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简而言之就是“反抗”。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另一方面,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他们也并非特别不想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必要,只是想通过坚决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解决方案:如果是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但是,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
第四阶段:复仇。
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称赞。父母或老师自不必说,甚至也会被同学憎恶、害怕,进而渐渐陷入孤立之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想要通过“被憎恶”这一点与大家建立联系。
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解决方案:求助于专家。
第五阶段:证明无能。
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他们的愿望就是“不要对我有任何期待”或者“不要管我”,进一步说也就是“请放弃我”。父母或老师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会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证明无能”。
**解决方案:求助于专家。
一般可以在第三阶段及之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很多。除了“尊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2)褒奖带来竞争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因此,不可以进行表扬。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见他人得到表扬就会心生愤懑,自己得到表扬则会自鸣得意,如何才能比周围的人更早更多地获得表扬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独占领导的宠爱呢?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
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组织必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请一定记住:企图通过赏罚操纵别人的教育是最背离民主的态度。不是靠竞争原理,而是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
首先,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原理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
另一方面,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读《幸福的勇气》之笔记(1)】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