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很安全,知道有人在他身边,看护着他,他就敢于面对肿包、擦伤和失望。换言之,他就敢于学习、成长和培养毅力。——劳拉?马卡姆博士《父母平和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文章图片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让自己在和孩子说话时保持平和,以便孩子能够不被我们的情绪吓住,从而能专心听我们的指导。这是《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三个育儿理念中的第一个。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这三个理念中的第二个: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获得爱的能力,为孩子打下一生幸福的基础。
本文将分四个部分来介绍这个育儿理念:为什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在破坏亲子关系;该怎么改善亲子关系;改善亲子关系的行动指南。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文章图片
那些在细心的抚育和亲切的培养之下成长起来的人,处于贫困而不沮丧,受了痛苦而能超脱,因为在他们自己心里就有快乐、满足和安宁的资料。—— 狄更斯
1.理想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和父母都感到幸福。

  •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对父母的辛劳的巨大回报,是父母的慰藉。孩子的笑容让我们觉得为他们付出一切都值得。
  • 和父母亲密的关系能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获得自尊和自信。当孩子知道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时,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 2.理想的亲子关系让父母的育儿工作更容易。

  • 父母温和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而不是伤害,孩子会更愿意满足我们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反抗。有时,孩子甚至会因为达到了父母的期望而骄傲。
  • 父母对孩子倾注更多的关注,就更容易觉察到孩子低落的情绪和身上的伤痕,能尽早排查孩子是否在学校受到了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者被同学欺负了,以便尽早对孩子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孩子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增加以后的育儿难度。

  • 由此可见,良好的亲子关系既会让孩子更愿意配合,又会让父母的育儿能力变得更强,让育儿变得更简单。
    就像书中劳拉博士比喻的那样:
    如果亲子关系遭到损坏,任何“育儿技巧”都无法弥补。此时,育儿过程就像骑着自行车攀爬极为陡峭的山坡。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很好,就像一路下坡。
    3.理想的亲子关系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良好亲子关系是怎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
    1)婴儿期(1-12个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塑造婴儿的大脑。周围的环境对婴儿的刺激会以生理的形式刻录在婴儿的大脑里。
    受到积极刺激的婴儿,在情感上,能够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在生理上,大脑的海马体、前额叶、杏仁核会发育得更成熟。海马体决定着学习能力;前额叶决定着情绪调节能力;杏仁核决定着情绪反应能力。这是孩子在一生中发展健康情感的基础。

  • 父母和孩子的肢体接触,可以帮助孩子在生理上调整自己。新生儿的睡眠周期与母亲同步,靠近母亲睡觉的婴儿能更好的调节呼吸状态。
  • 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互动,会让孩子获得自我安慰的能力。如果孩子微笑,父母也对孩子微笑。孩子手舞足蹈,父母会陪孩子玩耍。孩子把目光移开希望能镇定下来,父母能意识到孩子需要休息并停止逗孩子。孩子就能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在一周岁前,这种互动会多次重复,让孩子形成自我安慰的神经通路。

  • 2)幼儿期(13-36个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帮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当孩子还只有15个月大的时候,从和父母分离时的表现,就已经能看出这个孩子是否获得了自我安慰的能力。没在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的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会表现出抵抗或者回避,被称为抵抗型或回避型。

  • 抵抗型的孩子,既抗议父母的离开,在父母回来时,又拒绝马上投入父母的怀抱。这时孩子的情况还不算严重,因为他还有表达情绪的自信。只是这类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关系的重复确认上,对朋友、恋人或子女过度依赖,以弥补没能在父母那里获得的关爱,这会阻碍他们在学业和事业上的发展。
  • 最糟糕的是回避型,而这类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却最容易被父母误以为已经能独立了,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离去和返回都表现得不太在意,但实际上他们在陌生环境中心跳更快,皮质醇水平更高,内心更加不安。他们之所以不再发出求救信号,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重要,自己的需要不会被满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自卑。而此时他们才15个月大,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们对情感的需求会非常强烈,如果没机会得到强烈的爱或者心理治疗,他们强烈的自卑感会阻碍他们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但是往往之前没能照顾好他们的父母,之后也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改变。这些孩子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方面来缓解不安,但即便他们能在这一方面获得成功,但封闭的情感世界也会让他们更难获得幸福。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比如那些能力出众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明星、高管,甚至名校学生等。
  • 和父母分离时表现健康的孩子,属于安全型。他们虽然会对父母的离去表示抗议,但当父母回来时,会很容易被父母安慰,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重新给自己带来安全。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好的调整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业、事业和人际关系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教育安全型的孩子,父母遇到的阻力也会比教育抵抗型和回避型的孩子要小得多。

  • 3)学前期(3-5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虽然能一整天离开父母,但是他们已经明白了离开父母意味着要独自面对潜在的危险,所以孩子会在离开父母去上幼儿园之前和父母讨价还价。如果这时父母强迫孩子离家,会让孩子更加依赖父母,或者向同伴寻求安慰,过度参与同伴的活动。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才能给孩子增加面对未知的信心。独立并不意味着孩子能单独出行,而意味着孩子能自信地面对世界,完成与他年龄段相符的成长任务。
    4)小学阶段(6-12岁),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标准。
    小学阶段孩子会花更长时间和同伴玩耍,给父母腾出更多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但是这时如果工作日忙碌的父母,在周末还不能抽出时间陪孩子的话,你对孩子的影响会越来越弱。你的孩子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同伴、电视或者游戏上,他们会逐渐按照同伴和媒体的标准来塑造自己。长此以往,父母很容易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无法确保孩子的顺利成长。而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父母,更能影响孩子按照正确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文章图片
    以上我们分析了亲子关系的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是什么在破坏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粗暴的对待孩子,比如打骂吼叫等,当然会把孩子推向父母的对立面,不再信任父母。但是有时候父母并没有对孩子做出不当的行为,为什么孩子依然会和父母日渐疏远呢?
    有两个在无形中破坏亲子关系的原因要引起重视:生活分离和注意力分散。这两样东西在日复一日悄悄地侵蚀着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 第一个很好理解,就是父母因为生活和工作需要,和孩子短时间或者长期的分离。物理距离会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 第二个通常会被大多数父母忽视,那就是注意力分散。很多父母都不会想到,仅仅是没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就会降低亲子关系的质量。

  • 那是不是说,父母就得时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即便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爱德华·特罗尼克也说,父母与孩子“处于'完美'同步的交流时间是全部时间的20%-30%。无论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父母们或许可以回忆一下,你上一次专门陪孩子玩一个游戏是什么时候?而这期间你并没有中途离开去做别的事情或者刷手机。
    或者回想一下,你每天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多久?有半个小时吗?
    又或者你有没有每天拿出那么一个瞬间的注意力,仔细地观察你孩子的身体状况,仔细地体会你孩子的情绪状态?
    仅仅待在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虽然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但是并不能让你和孩子变得亲密无间,也无法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亲情的方法。因为这样不能在你和孩子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所以无法促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这样做除了能起到安慰父母的作用之外,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还会让孩子更受伤,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圈里别人的动态重要,没有网上的文章和视频重要。
    那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亲子关系需要维护了呢?对于因忙碌的生活实在无法安排出特定的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来说,最明显的一个信号就是孩子不听话。当我们发现和孩子很难沟通,或者孩子不愿意按我们的指示行动,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最近陪孩子的时间少了,让孩子觉得和我们疏远了,不再愿意信任我们了。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文章图片
    了解了亲子关系的作用,和破坏亲子关系的因素之后,我们将针对这些原因逐一分析父母在孩子童年的各个阶段改采取哪些行动来改善亲子关系。
    改善亲子关系总的原则是满足孩子的生理和情感需求。仅仅记住这一点就能帮助父母改善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婴儿期(1-12个月):塑造大脑

  • 父母自身保持积极的情绪,多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让婴儿跟着母亲睡觉。
  • 父母根据婴儿的情绪状态来选择和婴儿互动的方式。孩子高兴时逗孩子玩,孩子情绪状态不佳时让孩子休息。孩子哭闹时,及时给孩子安慰。

  • 幼儿期(13-36个月):建立安全依附

  • 这时孩子还没有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尽量不要送孩子去托儿所,要送也要尽量减少孩子待在托儿所的时间。
  • 在孩子回到家时,不要直接把孩子扔给电视,至少应该先跟孩子有肢体互动和游戏时间,来帮孩子释放在外面独自面对外部世界挑战的压力。
  • 还要尽量等到第一个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再要第二个孩子,这样可以增加你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

  • 学前期(3-5岁):培养独立性

  • 鼓励孩子单独完成任务。比如通过思考单独完成游戏;单独完成洗脸刷牙穿衣服等个人事务;单独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把脏碗放到水槽里、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把妈妈叠好的衣服放到衣柜里、把玩具放进玩具收纳盒里。父母用引导的方式逐渐降低参与度,让孩子独立完成,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力量,增强独立能力和信心。
  • 鼓励孩子独自面对外部世界。比如去上幼儿园,参加夏令营等。在分开和团聚的时候给孩子安慰和鼓励,必要时给孩子电话支持,让孩子能够依赖父母,那么他们就能勇敢行动了。

  • 小学期(6-12岁):树立行为标准

  • 保持和孩子定期的亲子活动,比如周末聚餐、购物、看电影、去游乐场、去摘草莓,或者在家一起做手工。
  • 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用理解孩子感受的语言和正确的倾听方法跟孩子交流,引导孩子敞开心扉,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用正确的行为标准予以纠正,避免孩子被同伴和媒体的标准越带越远。

  •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怎么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幸福基础())
    文章图片
    上面给出了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有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可供参考。
    1. 改变与孩子相处时的一些微小却有重大影响的习惯

  • 每天12次拥抱,著名家庭医生维琴尼亚·萨提亚说我们每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生存,需要8次拥抱才能维持正常状态,需要12次拥抱才能有所进步。
  • 与孩子在一起时关闭各种电子设备,在车上时关掉音乐或者收音机,方便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
  • 和孩子的正面交流与负面交流的比例至少要控制在5:1,这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能维持良好婚姻关系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维护亲子关系,在至少表扬了孩子5次之后,才能进行一次批评。

  • 2. 利用“特别时光”和孩子加深感情
    经常和孩子一起共度一段15分钟的“特别时光”来增进你和孩子的感情,将这种做法当成对亲子关系的预防性维护。

  • 用一个定时器定好15分钟时间,和孩子约定好定时器一响“特别时光”就会结束。
  • 可以以你孩子的名字命名这段时光,比如叫“宇轩时光”。
  • 而在这15分钟之内,你完全由孩子支配,得遵守孩子的游戏规则。下次则可以让孩子完全听你的。
  • 关闭所有电子设备,确保全情投入不被打扰。偶尔表达你看到的:“你的大楼越来越高了”,一定不要对孩子进行评价或者提出建议。

  • 3. 睡眠训练
    让孩子睡觉之所以会困难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冲突。父母希望孩子睡觉来获得个人时间,而孩子却要停止玩耍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黑暗。
    孤独、呵斥和泪水都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入睡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在孩子入睡前,尽量让孩子感觉到温暖的爱,而不是愤怒的威胁。

  • 在吃完晚饭之后,先进行洗漱,然后优先安排需要用电子设备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再进行其他任务如家庭作业、亲子阅读等,让孩子总能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可以用列清单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进程,形成心里预期。
  • 在床上和孩子拥抱一会儿,讲个故事或者玩一些类似再见游戏或者假装变成石头的游戏等来帮助孩子入睡。无论孩子是否能够快速入睡,都要关灯并保持安静,营造适合睡眠的环境。

  • 4. 出门训练
    在早上起床的时候用关爱代替吼叫,不仅会让孩子更愿意配合,还能让孩子保持愉快积极情绪来面对白天可能遇到的挑战。当你和孩子养成了在愉快的气氛中做好出门的准备的习惯之后,你以后的工作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 自己和孩子都要在晚上早点上床睡觉,保证早上能尽早起床。孩子每少睡一个小时,大脑功能就会降低一岁。我们自己缺少睡眠也会缺少耐心。
  • 我们要比孩子早点起床,做好准备,留出足够的时间叫他们起床,或者晚上提前准备好孩子的书包和自己的包包,用厨具的预约功能做好早餐等。
  • 叫孩子起床时和孩子拥抱5分钟,牵着孩子一起去洗手间洗刷,或者挠孩子痒痒让他在欢乐中动起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催促上。
  • 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拿着衣服到厨房,在你准备早餐时把衣服穿好,不要干涉孩子该选择什么衣服或者是该先穿上衣还是裤子,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没有人喜欢被强迫。

  • 5. 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 专心倾听。不要看手机或者做别的事情,或者让孩子等你完成手头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视,保护孩子倾诉的欲望。
  • 只听不评价。听孩子说话时,认真理解孩子的意思,仔细感受孩子的情绪。说出认同孩子情绪的话,比如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打碎了杯子你也害怕受到惩罚。仅仅只是认同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的情绪恢复正常水平了。
  • 在孩子平静之后,用提问而非命令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比如,那你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吗?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下次不要把球乱扔了,让孩子自己想出这个办法。

  • 6. 如何让孩子听你说话

  • 第一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经常都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有他自己关心的事情要做。我们要先和孩子有肢体或者眼神的接触,来让孩子注意到你,或者问孩子是否可以跟他说点事情。
  • 第二步,不要重复讲过的话。如果孩子没有回答你的提问,那说明你没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就不要再重复刚才的问题,而要重新返回第一步,再次吸引孩子的注意。
  • 第三步,说话言简意赅。当父母说话太多,就会弱化要传递的信息,失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当我们对孩子提供指导的时候,要尽量简单清晰。
  • 第四步,理解孩子的感受。当我们需要孩子停下手头的事情,做我们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时,要理解孩子并不情愿的心情。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开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停下来,但是,亲爱的,我需要你......”
  • 第五步,语气温和,给出选择。所有人都讨厌被命令,孩子也是。“现在该关电视去洗澡了,你是想现在去,还是看完这一集再去。说好了,看完这一集就去,好吗?我们拉钩。”切忌责备,当我们责备时,孩子会关注我们的情绪而忽略我们的要求。

  • 7. 耐心对待沉默或愤怒的孩子
    当孩子对我们的靠近表现出敌意,并且不愿意沟通时。可能的原因有三点:一、他对发生的事情感到尴尬,觉得丢人,所以不愿意说出来。比如被欺负了。二、他对我们的反应感到担心。我们是否会斥责他,是否会给欺负他的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让他难堪。三、他经历的感受太强烈了,所以他不想提起,再经历一次那种感受,只想尽快忘记。有时孩子甚至会以攻击弟弟妹妹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 先要求他停止用不恰当的方式向别人表达愤怒。
  • 然后留在他身边,适当表达你的关怀。用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一场枕头大战弄得你们最后都哈哈大笑可以帮助他释放情绪。他们可能不想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想通过欢笑、哭泣或玩耍来释放压力。
  • 当孩子愿意跟我们讲述他的感受时,我们要调整好自己,带着理解和同情倾听孩子,感受孩子内心的痛苦,而不要急于纠正或者斥责孩子的想法,以免他们以后永远对你闭上嘴巴。

  • 8. 原谅都处于负面状态的自己和孩子
    如果我们和孩子都度过了难熬的一天,我们要牢记,我们和孩子关系是最重要的。无论孩子的表现多么恶劣,无论我们自己多么失控,我们都需要牢记爱。当我们时刻牢记爱自己和孩子,我们总有办法恢复平静,恢复和孩子的沟通。不要责备自己和孩子,要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80%的育儿工作是培养感情,只有20%的育儿工作是提供指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