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养孩子就是在种树,等树长大了你好乘凉”

1.

“你养孩子就是在种树,等树长大了你好乘凉。”听到我的孩子说出这句话,想笑却留下了眼泪。
【“|“ 你养孩子就是在种树,等树长大了你好乘凉”】原来家离学校很近,她都是一个人去上学放学,放学一个人回家。搬家后,新的家离学校远了,加上妹妹的到来,家里实在忙不开,让她在午托班吃饭,她就说,“妈妈顾不上我了,让我在午托班吃饭。”
给他的解释是路上太远,中间时间短,回到家还没顾不上做饭吃饭,就又要去上学,她还是把矛头指向了妹妹,“是你们在照顾妹妹,而忽略了我。”并要求回家吃饭。
虽然跟她讲,条件真不允许,她只坚信是妹妹的到来,降低了她在家的地位,甚至开始敌视起妹妹来。
暑假以来,和妹妹天天在一起,更加让这个敏感的姑娘,不时地和妹妹做对比,常做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她会问妈妈,“你生我时什么感觉”,“我们出生你看到我时更惊喜,还是看到妹妹是更惊喜”,“在你心中我们两个谁更重要”,甚至问出了,“如果我们两个人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这样的傻问题,更甚至在妹妹吃奶时也凑过去要吃。
一天晚饭后,到她房间里,看她是否盖好被子,她突然睁开眼睛说,“妈妈,你陪陪我呗,”这时候我发现这个感情细腻又敏感的姑娘,对现在的家庭状况多么的不适应。
2.
前几天下午在爷爷奶奶家的一件事,更是让我从焦虑达到了愤怒。
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在闲聊,她说“妈妈,我是你亲生的吗?”我随口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不是”,她说“那我去找我亲妈去”。然后站起来就走,吧嗒关上了门。
我没有把这件事过多的放在心里,继续忙自己的事。
两个小时之后没有回来,三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回来,爷爷奶奶坐不住了,要出去找她。
室外温度接近40度,这个孩子躲在电梯里,浑身湿透了。爷爷心生怜悯,妈妈愤怒至极。“是你叫我出去的!”“是她叫我出去的!”
她喊着给家里人说,这个时候我已经摩拳擦掌,急不可耐,手心痒痒,太想在她身上试一下拳脚了。没有了对她的同情,只有愤怒。心里只有一种想法“竟然拿离家出走来威胁家人”。
但是,碍于爷爷奶奶在场,还得装作不动声色的样子,当着老人的面又没办法教育孩子,我们外表平静地回到了家,每个人内心肯定是万马奔腾波涛汹涌。
我尝试和她去沟通,我跟她说,“妈妈生你和妹妹,是为了你们将来共同成长,遇事能商量,面对困难能分担,”然后她就说,“你生孩子是在种大树,等大树长大了你好乘凉,”这句话。
这个原来这我印象里,乖巧懂事的十岁姑娘,怎么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什么引起了这样的问题。
3.
心理学者将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加独立,自我认同价值高,并认为他人值得信赖,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自信。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父母依赖程度较高,就是日常生活中常纠缠父母的那些孩子。
做个很通俗的比方,原来的一个家庭有那么多孩子,并且孩子都没有很明显的出现这种状况。
原来的家庭里,大人忙碌工作时,很多时候,会把两三岁的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自己去玩儿,或者和小伙伴玩儿,不耽误大人干活。孩子再大一点,干脆大孩子领着小孩子,或者几个孩子在一起玩。
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变得独立,学会了交往,减少了对父母依赖,形成了较稳定的安全感。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的中心地位,比过去要明显和突出。特别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大部分是由专门的大人在看护,这些孩子把家人对他的关爱都看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他的生活交往里主要是与父母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日常行为。
因为大人的主要任务是照顾他们和他们玩,造成了他们独自探究外界的能力降低,离开了大人他们不会玩。当另一个孩子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之后,幼小的心灵不知如何去调整,就会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4.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头胎、二胎之间的利益争夺关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有人说,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老大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突然又有了一个需要全家人照顾的弱小生命,一下子适应不了。
堂姐的两个小孙子相差两岁,老大会看到妈妈在照顾老二时会去闹去阻拦,不让老二玩他的玩具,还会动手打老二。所以年龄也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再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不同家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我家孩子为例:
爸爸妈妈都是各自家庭第一个孩子,她自然而然是两个家庭里的第一个隔代孩子,除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她还拥有叔叔姑姑舅舅姨妈,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把所有亲人对她的关爱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妹妹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当大人们开始围着妹妹转的时候,她心里得到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这种状况。
很多时候,对她的无理要求失去耐心,会不耐烦地呵斥她,更是加深了她的失落感,勾起了她内心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
还有就是家庭里边三方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碰撞,爷爷奶奶的一味袒护,爸爸的严格在更多时候是在批评和指责,妈妈所谓的民主很多时候又变成了懒散和放任,所以这个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完全靠自己的判断,这就滋养了她的无理取闹。
妹妹的到来,让她失去了这种在家庭的优越感,然后她就通过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5.
“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这是她经常提醒我的一句话,先从自身找问题吧!
我开始了深深的检讨和痛苦的改变。
首先时刻提醒自己对老大说话或者提要求时尽量要有耐心。
两个孩子孩子在家各种折腾和大叫,那是两个孩子在玩耍,在培养感情,只要没把家拆了,都可以骗自己没事的,哪怕你嗓门再高亢,也不要轻易去展露了,高音贝的东西会是她的不安情绪的导火索。
当她向你求抱抱的时候,撒娇的时候,就大方一点满足她,毕竟皇宫里的娘娘们还在争宠呢!何况老大也是你亲生的。
多陪老大聊聊天,讨论一下刚看完的书,出去逛逛街透透气,别忘了当年没老二的时候,都是老大陪你买衣服,给你做参谋的,人不能太没良心了。
别有事没事就拿她的缺点开涮,说什么脚趾头长得像毛毛虫,说什么两片大板牙能耕地,不还是因为是你生的吗?把她逗急眼逗哭你却还在笑,那她耍点情绪不就正常了吗?
当你生下孩子母子关系确定的那一刻,就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战争中,孩子在成才,父母也在成长,相互成就了对方,把战争转化成携手。
有想法很简单,把想法付诸行动那可不是一般的难。这几天看到磨磨蹭蹭去练琴,不想去学习,和妹妹争夺东西,把沙发搞得一团糟,内心有有无数次要发火,就像无数只猫爪子在挠,劝自己忍忍再忍忍,就这样度过了看似平静的两天,为娘的差点憋出了内伤。
再说起前几天的事,“妈妈,对不起,我觉得我当时太冲动了,你批评我吧,我愿意接受惩罚。”
再从新看看我自己,成功的克制住几次冲动之后,我觉得我不那么想发火了,自己的功力得到了上升,更有耐心了,能容忍她的小毛病小错误了。当她说些不大妥帖的话,给她指出的时候,她能平静接受不去疯狂狡辩了。
所以,养孩子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