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体检=没毛病(多少人对“体检”这事儿有回避心理……)

感冒一直不好,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身体缺某些元素。开药时,询问这药大概要吃多长时间?医生说,要补到正常人的水平没那么快。

吃了好几个月,本应再去复查,但却因着这样那样的理由,一直拖着没去。后来,疫情来临,就更有借口了:又不是什么大病,这个时候离医院能远点就远点的好。
其实,我打心底不愿意去医院。但这两天人有点不舒服,也不知是不是之前病症的延伸,到底有些忐忑,随起个大早去医院寻个心安。
无论何时,医院的病人似乎永远不会少,过道的座椅就没空过。挂号排队,终于到我了。
走进诊室,叙述自己的吃药的情况及目前的症状。问医生,为什么补了几个月的元素,体检时却发现那些指标又回到了当初检查时的状态?感觉这药跟白吃了一样。医生叭啦叭啦列举了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告诉我,我现在的症状与它无关。
进去到出来不到5分钟,排队却用了近50分钟,等待占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实在让人没办法对来这里有什么期待。
前几天闲聊,领导说起往年组织体检,今年不弄了。不检查没事,一查哪儿哪儿都是毛病。这话说中了许多人的心思。
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心无旁骛,该干啥干啥;体检报告出来一看,这个有问题,那个不达标,这个要复查,那个有疑问,心情瞬时就不好了。不理睬那些吧,又怕不去进一步检查治疗错过什么最佳时机;把它当回事吧,如果按照上面的相关指标去进一步检查,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好的。
真检查出了问题,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却有不同的诊断结果。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有人说他对经济的分析比美联储都准。几年前,达利欧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体检时,被查出食管出了问题。一位医学专家认为,这种症状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只能先进行病情观察,但3到5年后可能演变成食管癌。达利欧不放心,又找了一位专家。这位专家认为,应该选择手术切除,避免癌变,手术的成功率是90%。
两位专家给出的意见不同,达利欧拿不定主意,又找了第三位专家。而这位专家的意见与前两位也不同,他认为达利欧的食管问题不大,只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接下来,达利欧又找了第四、第五位专家。他们的看法和第三位大致一致,但他们建议达利欧先做活检——从食管上取一块组织,在显微镜下看看是否存在病变。
达利欧最后决定遵从多数专家的意见,先做活检。活检的结果表明,一切只是虚惊一场。
你看,一个医生的经验有时也并不一定可靠,像达利欧这样的名人看病都会有如此多不确定的结果,普通人不愿意看病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人对于未知亦或是没经历过的事情总归是害怕的,不会游泳的人学游泳怕溺水,学开车怕跟人撞……因为不曾经历过,怕,是自然的。但经历多了,有些事情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不体检=没毛病(多少人对“体检”这事儿有回避心理……)】
不体检=没毛病(多少人对“体检”这事儿有回避心理……)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