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明朝末期,国家内忧外患,曾经强盛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朝无可用之人,国无可用之财。崇祯盼望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起死回生,迎来“中兴”,便玩起了变革,而变革首要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文章图片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历来皇帝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要做好开源节流这个文章。而崇祯自幼俭朴,在开源节流上,他更倾向于选择后者。除了身体力行倡导节俭之外,他还将矛头瞄向种种腐败行为。
关于这一点,崇祯做的最不费力,而影响最大的就是裁撤驿站。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文章图片
在古代,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无优质资源可用,也无实际利益可图。到了明代中后期,驿站的属性虽然没有改变,但其却极度膨胀,而且这些驿站也陷入了腐败的泥潭。当时,稍微有点职权的官员,不仅要求将公马据为私用,还常常享受高于自己级别的服务。驿站自身经费层层盘剥后本来就不多,驿卒苦不堪言,但又得罪不起,只好向地方要钱维持运营。
在明代,驿站主要由各地卫所管理,卫所既属于军事编制,也是一个地理单元,它管辖着类似于布政司、府、州、县管辖的地区。显然,驿卒背后的实际权力是卫所。驿卒向地方要钱,地方官哪有不给的道理。当然,这种给要摊派到了农民们身上。等到地方也拿不出钱的时候,驿卒只好另想其他办法筹钱帮来往的官员办事。所以,驿卒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文章图片
鉴于这种情况,七品刑科给事中刘懋给上书崇祯,极言驿站的弊端,并请求裁撤驿站,除去冗员,此举每年可为朝廷节省30万两银子。这个数目其实和皇宫一个月的支出相当。
崇祯本就是简朴的皇帝,一听有钱可省,很快就同意了刘懋的奏请。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文章图片
裁撤驿站立竿见影,两年之内,刘懋就替崇祯省下了六十多万两银子。不过这钱也只是在崇祯眼前一晃,很快就投入到了抗金的最前线。于大局而言,这笔钱虽然不无裨益,但作用实在有限。
明朝裁撤一机构,仅节省六十多万两银子,一人丢了饭碗,成为明朝掘墓人
文章图片
当然,负面的影响是崇祯万万没有想到的。裁撤驿站造成了大量驿卒失业。这些驿卒没有了生活的来源,纷纷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而这其中就有银川驿卒李自成。从这个程度上说,崇祯在裁撤驿站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