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文章图片
《黑匣子思维》 2020/02/28
今天学习了马修·萨伊德的《黑匣子思维》
一本指导你关于“如何更理性地犯错”的书籍。
01 什么是“黑匣子思维”? 飞机上有两个记录了重要飞行数据的匣子,因为其数据在一般人看起来特别神秘,它们被称之为——“黑匣子”。
因为有了黑匣子的存在,航空行业得以从一次次的事故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不足。
飞机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航空业对待飞机事故,采取的这种理性看待失败,勇于对失败进行调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并持续改进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黑匣子思维”。
02 “黑匣子思维”的特别之处。 面对失败,人固有的天性之一就是逃避和否认。
认知上的弱点很容易让我们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
比如:
书中提到的错误的应对方式之一“认知失调”——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当固有的经验和常识受到挑战时,我们常常会本能地感到不安,于是拒绝承认错误,甚至想方设法避免“被挑战”。
常见的例子之一:
夫妻之间发生了争吵,大多数人下意识地反应会是尽量避免这种争吵的出现,而不是去思考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
再比如:
书中提到的错误的应对方式之二“叙述谬误”——我们常常在事情发生之后编造一个理由作为这件事情的合理解释。
常见的例子之一:“马后炮”——不管发生了什么,总有人能对结果发出类似于“我早就说过......”“要是你听我的......就不会这样了”等“头头是道”的评论。
却往往忽视了去寻找真正的原因。
而黑匣子思维的特别之处在于:
帮我们走出认知上的弱点,打破“失败是可耻”的固有理念,
其一,让我们学会理性看待失败,把失败看成生命中很正常、很合理的一部分;
其二,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败看成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03 如何培养“黑匣子思维”? Key Steps 1:重新定义失败,把失败当成学习成长的契机。
任何行业都避免不了操作失误,医疗行业也是如此。
医疗行业关乎性命,操作失误的出现往往让医务人员难辞其咎,
医院对医务人员处以严格的惩罚制度外,又一般会把死亡归结于意外,
而这又会导致悲剧继续重演。
而事实上,当医疗行业正视失败,开始鼓励医务人员上报而不是惩罚他们时,情况便能得到好转。

美国有家医院设立了一部24小时热线电话和在线报告系统,一旦医务人员发现自己犯了错,只要不是完全因为粗心犯的错,他们就不会受罚甚至会得到奖励。
这家医院也因此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失误次数越来越少。
积极地看待失败,是培养“黑匣子思维”的第一步!
Key Steps 2:培养真正想从失败中学习的意愿。
方法一: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有利于经验的共享。
回想一下每一次犯错,你是习惯自己默默一个人自我谴责,羞于承认自己失败的事实,
还是大胆地和有经验的人一起探讨?
大胆地谈论失败,分享自己的疑问,学习他人的优点。
经验的共享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方法二:避免不公正的谴责:有时候谴责不一定有效,谴责也不一定公正。
很多时候,谴责并不能改变什么。
父母每每管教孩子,总是色厉内荏,好像孩子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
这样教训过后孩子下次便不会犯错了吗?
恐怕不尽然,甚至下次犯错还会学会撒谎以逃避责骂。
大多数时候,与无用的谴责相比,冷静下来,大家一起去思考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并不断改进,反而是处理失败的更有效手段。
此外,不公正的谴责可能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医闹”时间的出现,吃瓜群众往往在第一时间对“黑心医院”“无良医生”口诛笔伐,
甚至波及整个医疗系统,医患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
吃瓜群众往往想通过这种手段,让医疗系统更高效有序的运转,
结果却是所有的医务人员变得更加如履薄冰。
如果群众愿意理性看待“医闹”事件,冷静下来去分析这件事件真正的原因,而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伤害无辜人员,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Key Steps 3:建立试错机制,不断尝试调整,直到找到解决方法。
本书提到的一个很关键的词:
“边际收益”。
什么是“边际收益”呢?
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几部分,针对每一个部分进行优化,再把优化后的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原来复杂的问题就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允许自己犯错的同时,能够大胆的运用“边际收益”建立试错机制,更好的应对方式总是在你的下一次尝试中。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文章图片
图网络源
以上就是本次学习《黑匣子》思维的全部内容。
否认错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一种潜意识,
但与“一直否认错误”相比,“一直学会从错误中成长”更为可贵。
“黑匣子思维”值得我们拥有。
附图:笔记
【读书】《黑匣子思维》(学会在错误中成长)
文章图片
笔记By:泽骨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