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的9大生存原则——《爆裂》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英文副标题是,how to survive our faster future?言下之意就是,未来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我们需要不断的迭代观念,以适应这个越来越快的社会。作者提出了9大观点,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听我下面细说。

未来生活的9大生存原则——《爆裂》读书笔记
文章图片
未来生活的9大生存原则 1 涌现优于权威 权威的意思是,一个组织内,少数几个高层决定机构组织的走向。而涌现的意思是,许多决定由大量员工或者是股东中冒出来。
这意味着,群体会带来一种集体智慧,这也意味着集体的能力会远远大于该集体中任何一个个体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将所有的个体组建成一个网络,那么这个网络将会源源不断的涌现高价值的思考和意识。而且这个网络的产出效率将会非常之高。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是维基百科的出现,维基百科相对于传统的纸质百科全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纸质百科全书的作者是权威的专家团队,维基百科作者是出于公益的目的自发贡献知识的网民。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维基百科的更新速度比传统的纸质百科全书的更新速度快,而且维基百科的知识数量也非常多。
所以在工作中,你是一个领导的话,你应该多听听基层的意见,给予他们更多地发声空间。还有一个例子是开源软件。开源软件出现之后软件的开发效率更高了,而且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
2 拉力优于推力

  • 推力:掌控一切,计划一些,将信息和指令从权力中心推向边缘;
  • 拉力:通过网络将需要的资源吸引过来,而不是将材料和信息集中存储起来;
好处在于,“拉力”战略意味着减少成本,增强应对多变环境的灵活性。资源需要被“拉”到需要的地方,世界从“资源储存”向“资源流动”转变。
这条原理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未来,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学习很多的大量的知识,搜索能力可能更加重要。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方法,快速的搜索到答案,效率更加高。这样就不用再提前学习好一堆短期用不上的知识。
对于学校的义务教育来说,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学校更应该交给小孩子们最底层的学习能力。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就让他们自己去学。这样比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来得更好。
3 指南针优于地图
  • 地图:掌握详细的地形信息以及最佳路径
  • 指南针:更加灵活的工具,需要使用者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找到自己的道路;
从地图到指南针的变化在于,地图是事先指定好的,而指南针是随机应变的。指南针,让你始终指向你的最终目标,不会偏离。没有地图,可以快速改变方向,省下时间和成本,不用为了若干无法预知的突发情况制定计划。
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传统,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也不再适应公司的发展。所有类似组织都可以用指南针去领导,将其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之下。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应该用指南针的思路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最终的目标,来分析探索自己的道路。根据指南针来拆解目标,一步步走下去。
那么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不能给一个死板的计划,而是要根据最终目标自下而上的自发前进。主动推进项目进度。
4 风险优于安全 过于追求安全,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思路。大多公司逐渐衰败,原因在于他们总是倾向于沿用之前大致相同的做法,只做出很小的改变。
风险优于安全,这是发掘低成本创新潜力的必要因素。我们都应该理解已经发生而且每天都在以更快速度发生巨大改变,新的规则应该是拥抱风险。
这个思路的一个应用是:利用快速、灵活的供应链,聪明的企业家可以用小规模生产处不同种类的产品试用品,评估需求,再大规模生产销路好的产品。
在工作中,要降低试错成本,多尝试,不怕失败,不求稳。
商界的自我革命也有案例。柯达就是因为过于追求稳定,而错失数码相机的机遇。而大疆,则在不停地自我革命,从而站稳了脚跟。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要加强自我迭代,走出舒适区。
5 违抗优于服从 教育体系都不鼓励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和探索,而是学生要遵守规则,不提问题。“违抗”通常要比服从获益更多,尤其在解决问题等关键领域。科学进步的规则便是打破规则。
探索、质疑、违抗,这种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帮助推动了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创新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摆脱束缚。每个人的创新产出最大化,人们通常要“遗忘”以前被灌输的思想,“独立思考质疑权威”,这样才能带来重大突破。
一个滴滴打车的例子。很久以前出行市场,特别是打车市场都是被政府严格管制的。像现在的专车,放在当时,那就是黑车。但是滴滴打车,勇于打破了这样的规则,做出了不起的创新。
6 实践优于理论 如果学生仅接受现成的教育,而不培养兴趣驱动模式、自主式和终身式学习的能力,他们将永远处于劣势。但是,在快节奏变成新常态的未来,等待和计划的成本要比先实践后随机应对更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你有什么固有的理论,先试试再说!
对于我们的互联网产品来说,小步快跑,快速试错是最为普遍的做法。我们对于实践要有足够的容错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理论需要不断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实践来总结新的理论。在教育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方法,后面的问题留给他们自己去探究。
7 多样性优于能力 一个能力超群的专家团队会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产生同样的偏差、盲点和无意识倾向。然而,多元化的团队在大多数领域内更具生产力。多样性正在成为学校、公司以及其他机构战略发展的要素之一。
一个团队,如果能拥有不同知识背景员工,似乎在解决问题时会更有优势。我们并非让学历最高的人承担最困难的任务,而是要观察成千上万民众的行为,并确定谁最具备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潜质。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样看待问题会更加全面。在讨论工作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听不同职能的同事的意见,从不同背景的人的眼中看待这个工作方案。
比如说我们的政府听证会。就是要听取基层各行各业的意见。才能达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政策。
8 韧性优于力量 传统大公司,变的自身强大,以抵御失败。他们储备资源,实施层级管理,僵化的发展模式和五年计划。旨在使自身免于混乱。但是他们采取新的防御策略总是比不上攻击者的速度。
但是,一个有韧性的组织会从错误中学习,并适应新环境。
互联网并没有为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攻击和失败做计划,而是通过应对和学习此前出现的攻击和安全漏洞,生成了免疫系统。每当攻击者适应了,最好的防御策略是以相同的平均时间,但不同的难以预测的时间间隔,实施防御性措施。比如重置密码和破坏和重建服务器。
当遇到变革的时候,我们能否抛弃沉没成本,推翻再来完成自我革命?所以我们现在更加强调要拥有底层能力,这样才能够应对灵活多变的未来。
9 系统优于个体 以前我们做事情,只考虑自己就行。但现在不是了。驱动创新,必须考虑到创新潜在的系统影响。
负责任的创新不止需要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要持续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整体影响。以及理解人,社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未来生活的9大生存原则——《爆裂》读书笔记】每一项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必须考虑到其对全球网络的整体影响。

未来生活的9大生存原则——《爆裂》读书笔记
文章图片
爆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