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

前几天跟国内的朋友聊天,问起近来都在忙些什么,朋友稍显无奈地表示,“除了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还能忙什么呢?”这可能是学龄期家庭的普遍写照。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伟大口号的感召下,培训班,补习班,寒暑假的夏令营,全家总动员,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学龄前孩子的父母们呢?通常也是各种育儿心经和宝典,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耽误了孩子的智力和性格的养成。从早期的胎教,出生后的各种早教,还有精心营造出的“所谓适宜孩子生长”的家庭氛围,父母们可算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
这种现象背后的理念实际上是基于人性的“白板说”。人类的心灵,像是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在这种假设下,后天的教育是绝对重要的。无论人的出身和天资如何,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就像橡皮泥一样,可以被培育成各种类型的人才和专家。还有另外一种“高贵的野蛮人”的假说,假定人生来高贵,父母需要尽量地放养,鼓励和诱导,不要束缚孩子释放自己高贵的天性。
无论哪种,父母们都得身挑重担,为了孩子的前途,奋勇直前。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史蒂芬.平克在《白板说》里提到,这种假设受到了近代脑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挑站。人,生来有别!行为遗传学提出,家庭环境的作用要远远小于基因的作用。同时,承认人类复杂的行为特征中,相当一部分比例是不能够用基因或者家庭作用来做解释。朱迪思.里奇.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尝试着提出一种分析,认为对于孩子真正有影响的环境,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家庭环境,而是孩子所处的同龄人群体,比如邻居的发小,学校的同学,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融入到同年人的群体中,并成为群体中自己喜欢并且愿意承担的角色。其次,才是成为父母希望的“乖乖好孩子”。孩子能够自然地区分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在学校里面扮演的角色。在父母眼中的乖乖孩子,可能是学校里的小霸王。孩子们更多地从同龄群体去学习,而不是从家庭环境里面去学习。比如,移民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就是从邻居或者学校里面学习的,另外一个现象,无论父母怎么努力地灌输祖国的概念,也很难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影响。
一群鸡进食的时候,有一定的“啄食次序”。强壮的鸡会优先去吃,瘦弱的鸡会后吃。对于孩子们的群体,孩子们是如何在群体中选择不同的角色,确定自己的“啄食次序”?是这些不同的角色塑造了孩子们的性格,还是孩子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群体中扮演的角色?哈迪斯和平克都没有断言。而那些育儿专家,教育专家告诉我们的,未必是对的。
认识到这些,并不是为了把父母从孩子们的教育中,完全解放出去。而是为了,让父母们更理性地看待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对于孩子的方式和教育,依然非常重要。
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孩子的幸福会因为父母的行为表现而有所不同。和谐家庭的孩子,比有家庭暴力的孩子,幸福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高些。父母和孩子之间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关系,需要努力建立一种感情深厚,彼此满意的关系。就比如说夫妻关系。当你找到另外一半并建立家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把你的另一半,完全塑造成为符合你理想中的某种性格的人呢?显然没有,所以对孩子也应该是相应地期待,努力和他们幸福地相处,但是不要期望他们变成你希望的那样。孩子们的同龄群体,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自己的朋友,同事以及同学。孩子们在同龄群体中得到认可,实际上就相当与我们成年人在社会团体中获得成功。这是一种社会生物体的”生存之道“。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告诉我们,人性是在幽暗之间的,不要轻易地考验。孩子们在没有束缚的环境下,会惯性地在一些既定的规范下行事。一段时间之后,各种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就会不断地挑战这些规范,孩子们会觉得打扮成猎人一样很酷,会很羡慕别人吃肉,会开始崇尚暴力, 雷尔夫的领袖地位开始被杰克逐渐替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是这些规范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用规范来约束孩子们的行为。在千钧一发之际,皇家海军军官出现在濒死的雷尔夫面前,孩子们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个突然出现的外来权威的面前,一下子变成了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
孩子们的成长,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是很痛苦和迷茫的。J. D.塞林格笔下,那个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考尔菲德,愤世嫉俗,讨厌一切。当妹妹菲比问他,“你到底喜欢什么?”,他的脑子里面想到的死去的弟弟艾比和以前一个同学被逼自杀的画面,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被学校开除后的两天一夜,游荡在纽约街头,无所事事又到处惹是生非。面对青春期迷茫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能告诉他,他并不孤独,而且他总会走出来,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霍尔顿,在动物园的旋转木马旁,看着菲比的身影,突然与世界和解了。
我们都是在学习做父母,但是大可不必战战兢兢地。放平心态,享受过程,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