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这几天,第十五届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论坛正在南京开展。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去现场。在朋友圈看到好多朋友分享的活动现场照片和一些喜欢的课例、感悟,实名羡慕。
前天,也是在朋友圈看到了伍松老师分享的链接,预定了会议的视频,要这个月底才能上线,等一等,慢慢地、好好地享受“隔了点时间的现场”。
翻看前年暑假一个学习的微信群,有老师在群中分享了今天早晨蒋老师执教《送别》组诗的照片: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文章图片
亲近母语·第十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 然后,又看到了阿简很“深情地表白”蒋军晶老师和郭史光宏老师的朋友圈: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文章图片
阿简的朋友圈 很幸运,继续在朋友圈看到了杨明老师分享的蒋老师在其他地方执教的这节课的视频,开心地开始“看课”,做了下面的这些记录:

蒋军晶《送别》组诗听课记录20190414
先给出视频链接:蒋军晶执教《送别》组诗
一、
1、听音乐,询问:是中国还是外国的曲子?
介绍这是一百多年前一个美国医生奥德威谱的曲子,流传很广,20多年后,流传到日本的时候,日本很多年轻人很喜欢,当时有一个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的年轻人也很喜欢这个曲子,他就为这首曲子填词,他是李叔同。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词,中国人填的词当然很有中国的味道。请学生小声读一遍。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文章图片
作者李叔同的照片和词放在一起,很喜欢 请一名学生读,老师示意愿意读的同学举手,可是举手的同学,只有两个,老师幽默的说了一声,好尴尬。【其实这样幽默的语言反而能让学生不那么尴尬,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有了曲子,又有了这样的歌词,于是就成为了一首——歌。这首歌在中国很快的就流传开来,很多歌星都唱过。
你们看过《城南旧事》吗?《城南旧事》里面就提到了,当时的小学生,每个小学生都要唱这首歌。在那个小说里,叫做《离歌》。我找了好多版本,找了一个最喜欢的版本,你们想听吗?(学生齐答:想)
我喜欢的歌手叫朴树。你们听说过朴树吗?没听说过是正常的,你听说过?你听说过他的什么歌?(两名学生都回答听过朴树的《平凡之路》)
老师回应:五年级的孩子听《平凡之路》。
哎,还好,现在居然还有人知道朴树。
一起听音乐。
听完一遍之后,老师询问:好听吗?好听我们再听一遍好不好?反正我准备了两遍。(隐约听到现场老师的会心一笑)【就喜欢这样实在的蒋老师。】
再听一遍,因为我太喜欢朴树了。
3、这首歌的题目是《送别》,先提个简单的问题,送别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送别?
【问题提出来之后,老师没有急着让孩子们回答,反而是在等待,有意识地去问没有举手的同学能不能说,在我看来这其实是给孩子们一个思考的时间。老师也提到说,他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很喜欢去找不举手的同学。我自己在课堂上也爱说这句话,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希望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当中。】
反复询问:那么难吗?什么是送别,那么难吗?什么是送别?【在走动中询问的时候,注视着没有举手的同学。】
生:离别,一个人送另一个人,舍不得。
老师问:下面的歌词中有写到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离别吗?有写到相送吗?那么为什么李叔同把整首歌取了一个名字叫送别呢?
老师补充说: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得,不举手很正常。如果举手,我会很高兴。你觉得,为什么呢?
如果你不举手,那就要更认真的听。【温和但坚定的课堂组织,倾听关系的构建,就是这样潜移默化。】
追问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在写作者的感受,借助景物在写。)
生:下面两句写送别的,前面两句写景物的。
生:笛声“残”。
已经有三个同学举手了,再举手的同学,就不要重复,有新的补充吗?
生:知交半零落。
生:一壶浊酒尽余欢,应该是古人送别的时候都要互相敬酒。
尽管我们不能解释的很准确,但是在蒋老师的问题的引导下,你大概也知道下面的歌词是在写送别。
我们先把这个放一放,我们先来读另外的诗词。待会儿再回过来,说不定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
二、
1、老师发六首诗,找出三首直接写送别或有分别场景的诗,在后面打上√。(安静等待学生寻找,真实的学习得以发生。)
2、和学生确认是哪三首,再一起读一读。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文章图片
送别组诗 (发现学生读音不对,及时纠正并带读)
2、如果是自己学古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自己读懂古诗?(师:天啊,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待?)
老师提示:家里有电脑吗?买参考书吗?你呢?我们四目交接,看着太尴尬呢。
生开始提到:查询字典,书籍,网络
3、老师提供整合过的资料,学生默读老师准备的资料,明确谁和谁分别,为什么要分别?(老师巡视中提醒:有人在画关键字关键词,很高兴看到这种行为。我心里在提醒自己再给大家两分钟,所以也请你注意一定的速度。)
学生全班汇报交流:《诗经》男子和家人分别,因为战争。隋朝的《送别》,丈夫和妻子送别,传说要修大运河。《送元二使安西》元二要去安西任职,王维与他分别。师生再读三首诗,读前诗简要讲解送别原因。
4、师:有没有发现这三首诗有共同点?
小组分享有什么发现。全班汇报交流。
5、师:再往前推进一步,这是共同点哈。
生:都是借景抒情。
师:都写到了景,都是借景抒情。那景在哪里出现的?(生:最后)最后,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的发现都需要验证。先来读《诗经·采薇》,再读《送别》,《送元二使安西》。读后每首诗以后,和学生明确: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导语:写景的读,抒情的读)这个发现,先写景再抒情,很有意思,我们现在也还在这样用,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点发现不要说了,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前面的写景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师:景是铺垫,情和景不再说了,还有没其他发现?
生:都写到柳树。(老师出示PPT)
师: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生:他们都是被别人派去做什么事的。(师:这个别人是谁呀?)朝廷。(师:朝廷,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就此打住。但是,你这个发现很好。还有没有第四点。)
生:那些被朝廷派去的人,都很少能够回来。(师:刚刚说就此打住,你偏偏要往前推进。有可能哦,是这样的。有没有第五点?)
生:心里都是伤心的,写诗的时候心里是愧疚的。(师:心里基调都是愧疚、伤心的,很好的发现。)
生:这三首诗都发生在春天。(师:你觉得古人分别都会发生在春天吗?不可能呀,冬天也可能分别,很奇怪呀,还有吗?很有意思的,读书在我看来肯定不是死记硬背。接下来,我们围绕一个共同点一起来研究一下,就是屏幕上面这一点,否则我PPT不就白做了。“柳树”。板书:柳(写得挺大))【太喜欢这样真实的老师啦!】
师:我告诉你哦……嗯,你一直在举手,请你说一下。【关注到学生,学习才有可能正是发生】
生:古人写柳树,因为和“留”在谐音,想要留下。
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你们研究的,老师以为我们都是串通好的。为什么要写柳树呢?再次小组讨论。
(学生前后桌4人小组讨论)
师:我采访了几组,再给你们时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了,再讨论就成浪费时间了。来,过来看着我,没想法的一定要听。我告诉你,很多教授很多专家都在推测,其中一种推荐就和刚才你说的一样,谐音,和“留”谐音。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生:柳树隔一年才发一次芽,表示分别很久。
生:离别的象征。(师:都知道的啦,还有没有原因?)
生:枝条垂下来,像人的眼泪。(师:注意到姿态,后面半句确实有点牵强了。不过,真有教授注意到枝条,垂向地面,不想和故土分离。)
生:每一根枝条表示一份思念。(师:很诗意的解释。还有没其他想法?)
生:枝条表示长长久久。(教师板书:柳-)


晚上逛世豪广场的西西弗书店,很失望,好书越来越少,值得开心的是儿童区很拥挤,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看书,也有年轻父母来为孩子买书。
在儿童区走了一圈,好书寥寥无几,多的是吸引眼球的“快捷纸质商品”,带着失望往书店最里面走,显眼处全是各种类别的“畅销书”,看到书名都不愿意翻看。
庆幸的是,走到最里面的角落区时,看到了关于李叔同的这本书: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
文章图片
与书相遇,瞬间美好 想起早晨在手机上听的蒋军晶老师执教的《送别组诗》一课中,也用到了李叔同的“送别”做为开课和结课。
音乐:朴树《送别》
算是一个意外的礼物,这就是逛书店的好处,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上哪一本书。
书安
2019.04.14
【让学习和对话真实发生——听蒋军晶老师执教《送别》组诗|听课记录·群文阅读】“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李叔同《晚晴集》· 人生解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