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死亡实在是太仓促了,甚至来不及去悲伤一场就结束了。

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在8岁,对门80岁的老太寿终正寝。
那时候的我还全然不明白死亡的含义,印象中只记得对门那户人家大门连续敞开了好几天,来来往往很多人几乎快要踏破了门槛。
年幼的我对于死亡实在是感到太稀奇了,每每上下楼总会像一只充满好奇心的猫,悄悄的朝对门瞄两眼。
记忆中,只见对门老太的遗体放在客厅,而我的视角只能看到她的脚,穿着一双复古又奇特的鞋,那双鞋好大,看着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现在想来那应该就是寿衣了罢。
这便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死亡,充满好奇和窥探。
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对死亡有了自己的定义,它意味着一个人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大家再也看不到他了。




高中那年放学回家,听到大人们讨论:“唐家的唐爷爷走掉了,礼拜四大殓...”
走掉了,这一词很委婉。乍一听,我没反应过来,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原来是死了。
由于当时的我学业繁忙,也没有参加过大殓,此事算是听过也就过了,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影响。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死亡。




随着网络的发达,电视、影视、小说剧情的深入,慢慢地,我也曾仔细思考过死亡。
按照剧情来说,当某个人的亲人离世、爱人离世该是悲痛欲绝的、是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的。
我也曾把自己带入角色中思考,若是我,会何如?老一辈的年纪越来越大了,那些与我朝夕相处的人总有一天会离我而去,那时的我会如何应对?
我幻想过很多画面,说到底那都是消沉的画面:
我会在知道消息的时候放声大哭;我会在无数个夜晚哭泣;我会情绪低迷个好多年;我会变成个孤独的哑巴;我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会想到这些伤心事就哭泣;我会无法接受这些;那时的我,一定生活将不再是生活,日子将不再会是日子。
事实好像就是这样,却也不是这样。




终于,我也切身体会了一次。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和父亲已经连续好几天在医院守着了。
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了,还嘱咐说:“老人情况很危险,家属要有个心理准备,家属之间沟通好,必要的时候是否要进行抢救。”
像这样的病危通知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成功熬了过来,我以为这一次也会成功的熬过去的。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6点多,我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里带着家人的哭腔:“快来快来,叫你爸爸快来,爷爷快不行了...”
接到电话的时候,父亲已经在去医院的路上了,没几分钟就到了。所以没两分钟我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抽泣的声音:“快来医院,爷爷快不行了。”
挂上电话,我就换上衣服,拉了一部摩的赶去医院。
我奔到急诊大厅的时候已经全然不见他们的踪影,刷的一下眼泪又流了出来。满脑子都在想着“晚了吗?我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吗?”
我又跑到了抢救大厅,看见了亲人们在床边围作一团。哭的哭,祈祷的祈祷。
医生不断的做胸外按压,注射着肾上腺素,然后在病历本上不断的记录着什么,心跳从100多降到80、60、40...就这样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最终,还是失败了,周围的一位貌似护工的人对我们说,其实没有抢救的必要了,抢救了也是让病人徒增痛苦和受罪。
是啊,当初家属们都商量好了啊,说好了不去抢救,不去让他受这个罪了啊...为什么食言了呢?为什么呢...




之后的剧情和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
我以为我会嚎啕大哭,会被抽空了灵魂,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什么都做不了。
事实上,我确实哭了,然而这就像雷阵雨一样,一会就过去了。因为接下来实在是太忙了,忙到没有功夫去悲伤。
从前的我竟不知道死亡之后还有一条那么长的流程需要走。
抢救失败后,没过多久医院的工作人员就来了,先是安慰安慰了家属,然后便告诉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悲伤什么的先放一放吧,先配合护工帮忙把衣服换了,再把遗体拉到太平间。这段时间内你还要去办理很多手续,开一张死亡证明,注销身份信息,联系下殡仪馆,通知下家中的远亲近邻。
回到家了,你也无暇悲伤。
你要布置一下灵堂吧,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家中会被很多人踏破门槛。你要在一天内,联系好殡仪馆、火葬场、太平间,确定好流程,选一个举行大殓的日期。所需要的车辆、用品、饭店....
忙完这些都深更半夜了吧。说真的,在医院陪夜的那些日子已经很累了。可是在接下来的三天,作为子女孙辈还是需要尽尽孝心来守夜,香火不能断,晚上轮流接班不能睡觉。
三天守夜过了,大殓的日子也如期而至,提前去殡仪馆确认事项,准备葬礼、豆腐饭...一切的一切忙得不可开交,身体是劳累的,心灵更是疲惫的。
忙完这一切,总算可以睡一个好觉了。而距离这悲痛而沉重的一刻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
接着,你就要去上班了。因为法定的丧假只有1-3天。是的,忙碌了一阵后收拾收拾行囊就要继续向前跑了。你要继续工作才能养活自己,没有人会对你的悲伤感同身受。
那时我才知道,一个人的离开改变不了什么,日子竟然还是一样的过着,激不起一丝波澜。




可是,我常常在想啊,明明我还没有来得及去悲伤怎么一切就都突然收尾结束了呢?
当代人的死亡就这么仓促吗?让人甚至都来不及去颓废一场就结束了。
原来小说中、影视中的剧情都是假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来说,一个人在房间里哭个三天三夜是不存在的,一蹶不振的躺在床上10天半个月也是不存在,因为死亡来的太仓促、流程太长、让人太忙。
法定的丧假甚至最多只有3天,你要在3天内打起精神继续向你的老板汇报工作,留给你悲伤的时间只有这么3天。
可是,这样的事情即使是在若干年后还是会让人心碎、使人落泪啊。为什么在事发那么突然的情况下只有至多3天让人打理好一切呢?
道理很简单吧,大概是因为我们在悲伤的同时还要经营自己的生活、养活自己吧。
所以不由的想要感叹:当代人的死亡实在是太仓促了,真是太仓促了。
---------------------------------------------------------------------------------
这是一点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是一点碎碎念,其中的故事又怎么可能是三言两句说得清的。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也算是有缘人了。
文章写完后,我又想了想,是啊,确实很难过,也确实一直压抑心中。但,我虽难过却没有大的遗憾。
因为在最后的日子里,我把能做的都做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所以,与其在未来的日子徒留遗憾,与其思考“斯人已去”的问题,不如放眼未来,珍惜眼前人,善待身边人。
【当代人的死亡实在是太仓促了,甚至来不及去悲伤一场就结束了。】最后,愿每一个人都一样,有不舍、有悲伤、却没有遗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