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那片海(六)网

7除了沙滩上丰富的贝类等海产品,胶州湾还盛产鱼虾,而要捞取鱼虾,就必须有趁手的工具。
说起捕鱼的工具,自然不能少了渔网。以前靠海的村子里随处可见有人在编织渔网。织渔网要用尼龙线和梭子,我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没见过梭子,梭子就是一种用来穿针引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略鼓,技术熟练的渔民用梭子将尼龙丝线上下左右眼花缭乱的纷飞穿插,整齐规则的渔网就逐步呈现在你面前。网的规格不一,根据用途选择网线粗细、网扣大小、幅宽高度等。
一般来讲,渔船上用的拖网就不是用尼龙丝而是用细的尼龙绳来编织,网扣也大,通常一边要拴上浮子,另一边要坠上铅块,这样才能保持渔网在作业时的姿态。当然也有不用浮子的,渔网可以沉底,趴在海底的海货在渔网的扫荡下,只会尽收网底。后来还有人更绝,“发明”了号称绝户网的捕具。网的下部坠上一根带齿的像钉耙的角铁,可以沉到海底,杀入泥中,在机轮船的拖动下,所到之处无论鱼虾蟹贝,来者不拒一网打尽。这种捕捞方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是对良好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另一种常见的网就是滩网,是用尼龙丝编织而成,网扣适中,有宽有窄,宽的有一人多高,窄的有半米左右。滩网长度可长可短,不过至少要几十米长。使用方法就是用竹竿一排排插成八字形,一般一反一正两个八字,然后顺势将渔网绑在插好的竹竿上,对应着涨潮落潮的方向。近岸的地方用低网,远处用高网,这些网插好后基本就不动了,只等着每次落潮时来收获被网留住的鱼虾蟹就可以了,有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插滩网的地方都会插几根长的竹竿,顶部系上红绸子,高潮位的时候也能露出海面,以警示过往的渔船和使用推网的人。滩网上捕获最多的鱼要数赤眼鱼和比赤眼鱼略小一些的“小鱼子”,这两种鱼都适合晒成鱼干,用火烤了吃特别好,鱼鳞成片地剥脱,鱼肉感觉都冒油,入口鲜香无比。
推网分两种,一种是“大网”,也是用梭子编织的,用无色的细尼龙丝,网扣大概有半公分大小。还有一种是细网,是用成品的棉质纱网裁剪缝制的,浸上猪血晾晒,反复几次方可。
推大网我没有试过,但我用细网到海里去捞取过末糊虾和银青虾。这两种虾个头都小,喜欢聚集在河口附近,毕竟河流入海口有机物丰富,微生物多,虾子以微生物为食,在这里聚集就不足为怪了。捕小虾也很有趣,风平浪静的日子最好,尤其是有薄雾的天气,虾子就特别多。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陆上空中那些小飞虫搅成团飞舞的时候,海里的末糊虾肯定也是聚集成团了,一个潮流下来可以收获好几十斤呢。
大一暑假,我扛着网具去海里,家离海边有五里地,要走一个小时左右,网杆和网不算沉,也就二十来斤,不过还要担上一个浮笼,浮笼是一个口小肚大的竹笼,周边绑上三个完整的大葫芦,其中一个是开了顶口的,可以把衣服和干粮放进里面,然后再盖上盖,不会进水。浮笼也有二十来斤的样子。
到了海水里,刚开始落潮,逐步走到齐腰深的地方,展开虾网开始工作,捕小虾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方向推着网走就可以了,虾子就顺着网口到了网袖里,多了就解开网袖将里面的小虾子倒入一个细网兜,放在浮笼里,腰上拴一根带子,牵着漂在海面的浮笼。
由于主要作业地靠近洋河口,不落潮时并不能分辨出洋河的位置,有一次走着走着就一脚踏空,整个人就进来海底的洋河里,头发稍都没到海里,被暗流拉着就向深处去,好在自己会游泳,借助着浮笼的浮力,从危险的区域挣扎出来。网里的虾子也跑了不少。回家前都要将收获的虾子用海水淘洗一遍,把里面的浮柴和海草等杂物捡出来。我坐在水里,猛然感到有东西碰我的腿,伸手一摸,居然是一条大鱼,恰好我的手扣在鱼头上,瞬间发力,一把将其甩进浮笼里,哈哈!是一条五斤多重的一条大梭鱼!简直有点心花怒放了。
俗话说乐极生悲,上岸时,就在大坝跟前,没想到被一块碎玻璃切到了左脚无名指。上到岸上,抬起脚一看深可见骨,指头肚都耷拉着,血如泉涌。没办法止血,我就赤着脚,挑着网具一步一个血脚印,回了家。父母的心疼就不必说了,我也是能作,洗干净脚,找来一个玻璃瓶的青霉素针剂的面面,打开后直接倒在伤口上,钻心的痛啊,眼泪都出来了。不管不顾,扯一根布条就缠上了,没过多久,竟然好了。
【曾经的那片海(六)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碰过渔网。

    推荐阅读